29 呼风唤雨的世纪1.会认 5 个生字,会写 12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呼风唤雨”“洞察”“依赖”“奥秘”“改观”“探索”“联系”“哲学”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了解 20 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1.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 20 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及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2 课时。一、导入同学们,你们听过“呼风唤雨”这个成语吗?为什么说 20 世纪是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呢?到底是谁在“呼风唤雨”?又是怎样实现“呼风唤雨”的呢?现在就让我们在《呼风唤雨的世纪》这篇课文中寻找答案吧![板书课题:呼风唤雨的世纪]二、作者简介路甬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1942 年出生,浙江慈溪人。1990 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8 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副院长,2004 年 2 月,他获得“意大利科学与文化金质奖章”和“学校、文化和艺术功勋证书”,表彰他为促进意中两国科学交流方面所作出的贡献。三、初步感知1.题目解析。“呼风唤雨”的意思是能够使天刮风下雨,原指神仙道士的法力,这里比喻能够支配自然。“世纪”,计算历史年代的单位,一百年为一世纪。本课以“呼风唤雨的世纪”为题,非常新颖、大气,能够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同时也形象地概括了 20 世纪的特点。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把生字的音读准,把语句读正确、流利。在读不好的地方多读几次。3.学习生字,积累词句。(1)自学生字,教师点拨读准“赖、耕、潜、舶、哲”的字音。(2)写字时,请注意“赖、幻、耕、核”的笔画。(3)词语解释:呼风唤雨、腾云驾雾、寄托、幻想、洞察、归根到底(4)近、反义词近义词:依赖——依靠洞察——洞悉反义词:紧密——松散4.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文章脉络。全文分为四段:第一段(第 1 自然段):20 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二段(第 2 自然段):人类利用科学技术使“呼风唤雨”变为现实。第三段(第 3、4 自然段):列举事例揭示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意义。第四段(第 5 自然段):科学技术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他将使人类的生活更加美好。5.归纳文章内容,总结中心思想。这篇文章的作者仅用短短的几百字就清楚地介绍了 20 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