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影像质量控制方案质控小组组长:李建彬副组长:李景成成员: 李相峰孙颖华张兰强田义亮为加强放射科影像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保证放射科诊断质量和医疗安全,落实“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制定放射科影像质量保证方案。一、 放射科影像质量保证组织和人员职责分工(一)建立影像质量保证工作小组,小组成员包括高年资影像诊断医师、放射科技师、影像设备维修人员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二)放射科常规 X 线统一管理,放射科主任负责影像质量保证方案的全面实施,组织定期和不定期的核查。影像质量保证工作小组成员中,影像设备维修人员或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影像设备正常运行,保证影像设备运行稳定,参数准确,发生设备故障及时检修。技师负责 X 线检查扫描过程的质量控制。影像诊断医师负责诊断操作的质量控制和影像诊断质量报告的控制。(三)各种设备日常保养责任落实到人。二、 放射科工作人员准入要求(一)从事 X 医师和技师人员应经上岗培训,取得 X 医师和放射科工作人员证。(二)从事放射科诊断应有执业医师资格。技术人员应有中专及以上学历,或已取得技师资格。(三)从事放射诊断和技术人员应经放射防护知识培训合格,取得放射工作人员证。三、 影像质量评价制度(一)室内放射技术质控每周一次。核查 X 线摄片体位是否符合标准:胶片尺寸统一,影像放大比例统一,不同时期检查,图像放大比例前后一致。评价影像质量,分析不合格片和差级片原因,提出改进办法。(二)在日常诊断读片的同时,从诊断角度,对影像质量进行评价,发现图像质量不能满足影像诊断,技师与技术人员沟通,提出改进建议。(三)根据诊断报告书写要求,每月一次抽查诊断报告质量。(四)技师或医师日常工作中发现质量问题应逐级报告,上级技师或医师要及时处理。如质量问题较多,或出现严重质量问题,由影像质量保证工作小组研究解决。(五)定期进行放射诊断与手术、病理或出院诊断随访对比,一般每年不少于 6 次,统计影像诊断与临床诊断的符合率,分析误诊漏诊原因,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诊断正确性。四、 影像质量评价标准(一) X 影像质量标准1.一般要求(1)被检查器官和结构在检查范围内可观察到。主要结构、解剖结构、解剖细节清晰辨认,影像能满足影像诊断要求。(2)照片中的诠释齐全、无误、左右标志、检查号、检查日期、检查医院、被检查者姓名、性别、年龄、图像放大比例或比例尺等信息完整。正确放置铅号码,以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