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案 首 页第 7 次课课程名称授课时间:第 6 周11 临本 9 班第二章病毒性传染病第九节流行性乙型脑炎学时2诊断学授课专业班级授课题目(章、节)教学目的及要求:1、乙脑病毒的病原学特性,发病机制和病理解剖。2、乙型脑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并发症。3、乙型脑炎与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鉴别诊断;乙型脑炎的预后、治疗、预防。教学重点及难点:1、教学重点:乙型脑炎的临床表现。2、教学难点:乙脑病毒的病原学特性,发病机制和病理解剖。大体内容与时间安排:流行性乙型脑炎 100 分钟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理论教学、多媒体参考资料:《传染病学》翁心华,施光峰 编教研室审阅意见:教研室主任签名:郝彩玲2015 年 1 月 12 日.基本内容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复习流行性乙型脑炎一、病原学用冰冻干燥法在 4 度冰箱中可保持数年。二、 流行病学(一)传染源:人畜共患,主要传染源为幼猪。(二)传播途径:虫媒传播,温带主要是三带喙库蚊。(三)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四)流行特征:夏秋季多见,高峰在 7~9 月三、 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一)发病机制5 分钟共 100 分钟5 分钟5 分钟10 分钟乙脑病毒抵抗力不强,易被常用消毒剂杀灭,不耐热,但耐低温和干燥,感染的蚊虫叮咬人和动物后,病毒即侵入机体,在单核巨噬细胞内繁殖,继而进入血液循环引起病毒血症,若不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则呈隐性或轻型感染,仅在少数情况下病毒通过血脑脊液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脑炎.(二)病理解剖脑,中脑最为严重.四、 临床表现(一)典型的临床表现伴头痛、恶心和呕吐,多有嗜睡或精神倦怠小儿可有上呼吸道、胃肠道表现(与上感区别)少数可有颈部强直及抽搐2、 极期:4-10 日初期症状加重+脑实质受损长达 3 周。发热越高,热程越长,则病情越重。55 分钟乙脑的病变范围较广 ,脑及脊髓均可受累 ,尤以大脑皮层 ,丘1、 初期:1—3 病日发热:起病急,体温在 1—2 日升至 39—40℃1.持续高热39-40℃,稽留热,一般持续 7—10 日,重者可2.意识障碍本病主要表现;包括嗜睡、昏睡、谵妄、昏迷、定向力障碍等。昏迷越深,持续时间越长,病情越严重。多见于第3—8日,持续 1 周左右,重者可长达 4 周3、 恢复期:病程第 8-11 日开始恢复 极期过后,体温逐渐降至正常可见呆滞状态,一般于 2 周左右可完全恢复重症病人可有恢复期神经精神症状,如神志迟钝、痴呆、失语、流涎、吞咽困难、四肢强直性瘫痪或扭转痉挛等.4、 后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