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内角和》说课稿《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 85 页的内容。下面我从教材、教法和学法、教学程序设计、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阐述本节课的设计意图。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在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三角形的特性和分类,知道平角的度数是180°,并且能够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80°”是三角形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空间与图形”领域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学好它有助于学生理解三角形三个内角之间的关系,也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2、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编写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我从知识、能力、情感三个方面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80°。(2)能力目标:通过学生测量、剪拼、折叠等活动,培养学生探索、发现和动手操作能力,并能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80°这一规律解决实际问题。(3)情感目标: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体验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探索和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等于 180°。教学难点:通过小组讨论、动手操作等方式,让学生自己探索和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等于 180°,并能应用这一规律解决实际问题。4、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每人一副三角尺 、量角器、剪刀、测量记录表、每组若干个不同类型的三角形。二、说教法和学法《数学课程标准 》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课中,我准备采用趣味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合作探究法和直观演示法,在教学过程中以激励性的评价语言,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并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静态的课本材料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思索,在观察探索中创新,努力做到教法和学法的最优结合。三、说 程序设计教学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与能力的发展主要依靠课堂教学。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设计了以下五个教学环节:1、创设情境,设疑导新(3 分钟)2、动手实践,发现新知(25 分钟)3、应用新知,解决问题(9 分钟)4、评价总结,交流反思(2 分钟)5、延伸知识,激发兴趣(1 分钟)(一)创设情境,设疑导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