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贷款清收措施不良贷款清收措施不良贷款清收措施〔一〕:清收不良贷款措施及推举清收不良贷款一向是困扰我旗联社信贷业务工作的难点。因此,今年年初,我们针对辖内各网点不良贷款清收难度越来越大的问题,对各网点的不良贷款进行全面的摸底调查,透过全面调查了解,对各网点构成的不良贷款进行分类归纳。现就对清理不良贷款中构成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思索与探讨。一、不良贷款现状及成因透过对全辖各网点不良贷款清理核实,截止四月末,共统计信贷使命人 84 人,2527 笔、3229。94 万元,其中:逾期贷款 835。57 万元、占比 25。87%;呆滞贷款 2389。85 万元、占比 73。99%;呆帐贷款 4。52 万元、占比 0。14%。由于不良贷款构成原因种类繁多,其归纳主要有以下几种:1、苏木乡镇及二级单位办三产构成的不良贷款,分布在全旗 5 个苏木镇政府。其原因是:过去信用社与当地政府一向有业务往来关系,并且政府在有经济困难时,信用社给予必必需贷款支持,如职工发工资、办三产等。2005 年撤乡并镇,由原十二个苏木乡镇合并为现有的六个苏木镇,因机构整合,人员调整等因素,撤乡并镇后苏木镇财政收入主要依靠旗财政划拔为主,主要用于办公及工资费用支出,其它经费来源甚少,不够偿还信用社贷款,造成遗留问题一向未能解决;2、信贷人员因工作调动构成的不良贷款,由于使命人调离信用社,没有对经办的贷款全部进行清收,继任者也没对调离人员的贷款进行后续的清收工作,造成目前现状;3、使命人已故构成的不良贷款;4、下岗员工构成的不良贷款。主要因工作考核、考试后,不合适在信用社的工作下岗,下岗后不配合信用社做好贷款清收工作,构成的不良贷款;5、群众分摊无使命人,构成的不良贷款。主要是 1981 年至 1990 年之间遗留在信用社,因属于群众贷款分摊给个人,由于年限较长当时办理手续人也无法落实,核实贷款户难;6、农行营业所划转构成的不良贷款。主要构成的原因是由于农业银行营业所撤并划转给信用社后,部分难以清收的贷款;7、违规发放贷款构成的不良贷款。主要是信贷人员违规发放贷款构成的;8、企业经营不善停产、破产、改制等原因构成不良贷款。目前,这些企业大部分已经名存实亡。如鄂旗毛纺织厂 1997 年停产,营业部透过法院申请执行该企业财产,但因该企业没有有价值的资产可供执行,造成贷款 35。5 万元无法落实;阿尔巴斯羊绒制品有限使命公司因被骗产品而倒闭,贷款 47。6 万元,虽然经过法院落实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