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灵枢经针灸笔记

灵枢经针灸笔记_第1页
1/14
灵枢经针灸笔记_第2页
2/14
灵枢经针灸笔记_第3页
3/14
1骨筋脉肉皮井荥输经合肾肝心脾肺耳目舌唇鼻经络是空隙,里面充满能量,针刺能改变能量的运行。人形体的病变引起卫气的失调才可以治疗。脉以胃气为本,从容和缓之气。首先要诊断,知病在哪里:骨,筋,脉,肉,皮。经络虚实,标本,根结,气街,下合穴,墓穴,背腧,四海等五脏病症状肝病:风邪酸味暴怒等使气处于过分拘紧状态,病位多在筋,表现为筋拘挛不舒展,疼痛多伴随发紧感,能曲不能伸,甚至能找到拘挛的肌肉。心病:火邪苦味兴奋等使气处于过分沸腾状态,病位多在脉,表现为脉满溢的膨胀疼痛,重则疼痛欲裂,甚至疼痛时能感觉到脉搏动或看到身体多处怒张的血管。脾病:湿邪甘味思虑等使气处于过分懈怠,病位多在肉,表现为肉的发酸沉重疼痛,肌肉痿,重则感觉皮下发木疼痛。肺病:燥邪辛味悲伤等使气血处于过分的消耗,病位多在皮,皮肤失去对气的固护,表现为内里的隐痛,重则内里空痛,不耐劳作。肾病:寒邪咸味恐惧等导致人体之气处于过分内敛,病位多在骨,表现为深层骨头痛,重则钻心痛,肢体能伸不能曲。天之五气:春气在筋通于肝,风气开泄,透皮肤达肌肉,使肌肉拘紧得锻炼而强壮;夏气在血脉通于心,火气适度高温使代谢加快,脉搏膨胀,血气溢满;长夏气在肉通于脾,湿气使人懈怠,肌肉松弛,膏脂不化;秋气在皮肤通于肺,燥气使皮肤干燥变厚,腠理密闭以保存内里水气;冬气在骨通于肾,寒气环境,气自然内收,使骨髓满溢而抗寒。地之五味:淡以养,过犹不及。酸入肝,使全身气脉拘紧,肌肉拘紧,强壮肌肉;苦入心,使气血动性增强,气血健旺;甘入脾,使2肌肉松懈,气血懈怠,脂肪增多;辛入肺,使气血偏于向外运行,偏向皮肤,皮肤润泽;咸入肾,使气血凝滞,人体坚硬,使气内敛入骨。淡七情养五脏: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悲,肾在志为恐。病的反复加重日:肝病起于甲乙,死于庚辛;心病起于丙丁,死于壬癸;脾病起于戊己,死于甲乙;肺病起于庚辛,死于丙丁;肾病起于壬癸,死于戊己。知一则为工,知二则为神,知三则神且明矣。能够用三种独立的诊断方法判断病人当下气的状态,则为明医。冬病刺井,春病刺荥,夏病刺输,长夏病刺经,秋病刺合。除井穴其他都选缝隙间。气至有效,气调乃止。气至非患者的循经感传,而是脉的改变。补法只有得气才管用,泻法不得气也管用。针前必须诊脉,看气的情况:五脏之气已绝于内,脉浮散无力,脉管内空虚,病偏于皮肤肌表,不可针四肢末梢,应选腋与膺。如脉象稍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灵枢经针灸笔记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