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作业及作业过程安全管理制度、目的为保证公司生产经营、业务活动中安全管理的需要,除正常生产操作外,在公司生产区域作业时的安全,将公司经营活动过程中的安全管理进行分析,减少或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适应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经营活动的安全生产管理相关的安全生产、消防安全、职业卫生管理活动。、引用文件、术语与定义安全标志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危险作业是指作业过程中可能造成人身伤害事故或财产损失的、具有较大风险和需采取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才能进行的作业活动。主要包括)危险区域动火作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能源介质作业;)高处作业;)大型吊装作业;)交叉作业;)其他危险作业。企业生产现场作业,只要不注意现场控制管理,就可能导致火灾、爆炸等事故的发生。企业应根据作业种类,以单个作业活动为单位进行危险辩识,并进行危险分级,将危险性较大的作业活动定为危险作业。、职责安全员(兼职):负责公司作业活动过程的安全控制方案的审核、监督检查与考核。设备检维修:负责设备设施正常操作外的危险作业过程控制,施工方安全方案的编制实施与控制。生产车间:负责正常作业过程涉及的安全作业控制。相关作业人员:必须对整个作业过程全程负责。、管理程序现场作业及作业过程的危险程度确认危险作业实行分级受控管理,以控制危险因素为核心,制订和落实安全对策措施,落实作业责任人,有效控制事故发生。根据企业的生产工作过程分析,现场作业分为正常运行操作作业和设备检维修作业两种。正常运行操作作业由现场作业人员依据设备操作规程及岗位工艺指导开展工作,最终以岗位安全达标为目的。设备检维修作业属于非常态作业,需要在作业前进行风险分析辨识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保证安全生产。根据公司作业范围和管理难度,危险作业分为公司级、部门班组级二级。公司级:作业范围涉及到两个及以上管理部门,或管理部门无法提供安全作业条件权限需要由公司主管部门协调才能完成的作业。部门班组级:作业范围只涉及到一个作业区,符合危险作业条件的作业。危险作业的申报及确立安全员(兼职)在各部门间开展业务活动项目危险危害辨识及措施制定的基础上,协调维修部对作业项目进行辨识、评估、分级,确定下列为危险作业:)危险区域动火作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能源介质作业;)高处作业;)大型吊装作业;)交叉作业;)其他危险作业(粉尘清理作业)。以上种动火、进入受限空间、能源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