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面禁枪始于哪一年美国市民为夜总会枪击案受害者举行烛光悼念2016 年的 6 月,美国奥兰多一家同性恋夜总会发生枪击案,造成至少 50 人死亡、数十人受伤。事件发生后,要不要全面禁枪,再一次成为美国社会争论的焦点。揆诸历史,美国对于枪支的管控,有一个不断严厉的过程;同样,中国现行的禁枪制度,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世界范围来看,西方主要国家大都主张控枪而非禁枪,允许公民通过合法途径获得枪支通常来说,枪支的使用者有两种,一种是国家暴力机关,如军队、警察等;另一种则是公民个人。各国枪支管理制度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对后一种使用者的管控上。西方主要国家,如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德国、瑞士,亚洲的以色列、印度、泰国、也门,以及南美的巴西等国家,或者出于自卫需要,或者出于收藏、休闲用途,大都允许本国公民合法拥有枪支,只是管控力度各有不同。①美国是个人拥有枪支最多的国家,相关立法也较完善,如严格规定,有犯罪记录者、精神病患者等不得拥有枪支;购买枪支时必须出示证明身份的驾照和社会安全号码;其个人和所购枪支信息,都会被记录在案;如果将枪支卖给非法持枪者,将面临 10 年的监禁。作为中立国的瑞士,奉行“全民皆兵”,公民服役期满后,能将所有枪支带回家中,于是瑞士几乎是家家都有枪。相比之下,巴西的规定更为严格,除了对购买者年龄等做了规定外,还要求购买的枪支能保存在家里或单位中,不允许携带外出。②一个美国人在选购枪支中国的枪支管控史,有一个曲折的过程,直到1996 年,才出台法律全面禁枪至于严格禁枪的国家,以中国为代表。1949 年以来,中国对枪支的管理经过了几个阶段:50-60 年代政策宽松,部分公务人员如中学校长、服务员、通讯员等,都可以拥有枪支民国期间,无论是北洋政府,还是国民政府,都允许个人合法拥有枪支,加之长年战乱,民间散落枪支极多。1949 年后,新政权亟需收缴枪支,并规范枪支使用,于是颁布了《枪支管理暂行办法》。其主要内容是:1、规定了对枪支的定义,不包括矛枪、猎枪;2、缴获或拾获的枪支、弹药,必须上交;3、除部队、公安外,“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之科长以上干部”“区级人民政府之主要负责干部”“各机关之交通员、通讯员、首长警卫员”,以及部分公营工厂、商店、学校等人员,经相关部门批准,也可佩带枪支;4、携带枪支,必须同时佩带政府颁发的持枪证。由于这一时期对持枪人员的定义较为宽泛,因此在收缴武器行动后,民间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