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好经济责任审计报告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是审计机关完成经济责任审计后,在对被审计者所在单位出具审计意见书,作出审计决定的基础上,专门向项目委托部门提交的关于被审计者任职期间在财经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应承担责任的报告,他是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效果、质量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具体而言,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的基本内容包括: 基本情况 主要包括。审计任务情况,被审计者任期任职情况及所在单位基本情况等,指出审计依据,审计范围和重点内容、程序、方法、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所在单位经济性质,机构设置、业务范围与经营规模、财政财务隶属关系及财务会计核算体系,审计年度的基本经济指标等。 审计认定的事实 对于审计已经查明,并在审计意见书、审计决定书中反映的单位的问题,一般应在审计结果中反映,对于已经查明的,但未在审计意见书、审计决定书中反映的问题,如果与被审计者有直接责任的,也应在审计报告中直接反映,如审计发现的个人挪用、贪污公款、嫌疑,委托部门要求查实的情况,群众举报事项的审计情况等。 对于离任经济责任审计,还需反应资产核实情况,以摸清家底。如前任已有资产核实情况资料的,可进行前后比较分析。 审计评价 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财务收支评价,包括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以及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有效性数据。二是经济责任评价,包括任职财政财务收支工作目标及各项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重大经营决策的合法和效益情况,企业亏损原因分析、执法部门履行职责情况。三是被审计这个人的遵纪守法情况,但由于审计手段限制,只能针对账面的资料进行审计和评价。此外,在注意文件、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对工作取得的重要业绩也可适当评价。 为公正评价被审计者功过是非,在作出审计评价时,应坚持四个原则,划清四个界限。四个原则是(1)客观性原则。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评价应以被审计者所在单位实际发生的经济事项为依据,不能受主观意识支配,对那些未经审计、证据不足或未来的经济事项不应加以评价。(2)重要性原则。审计评价不能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应抓住重大经责任事项进行评价,切中要害。(3)谨慎性原则。充分考虑与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相关的诸多因素,如宏观经济环境大气候。政治及有关部门行政干预等对经济责任的影响,做到用语恰当,留有余地。(4)独立性原则。审计机关应有超脱意识,排除各种干扰,独立作出各种评价。四个界限是(1)划清主管责任与客观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