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一、知识方面:1.描述眼球和耳的结构及各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2.概述视觉和听觉的形成过程。3.说出导致耳聋的各种因素及预防的措施。教学目标二、能力方面:结合资料分析,提高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关注日常生活中眼和耳的卫生保健。1.描述眼球的基本结构及功能。重点重点难点难点2.重视并逐步养成用眼、用耳卫生的习惯。教学准备教学课件、视频。【导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放学回家的路上,突然间狂风大作,电闪雷鸣,乌云密布,豆大的雨点迎面扑来,这时你会急忙寻找避雨地点,并迅速跑过去。你是靠什么器官发现天气突然变化的呢?调查班级学生中近视的人数,问题设计:1.我想调查一下咱们班中近视的同学有多少?请近视的同学举手!2.概述视觉和听觉的形成、近视的成因。1.概述近视的成因。2.说一说你是怎么近视的?3.为什么长期看电脑、玩游戏就容易近视呢?4.为了弄清楚近视的科学原因,我们需要了解有关眼睛的哪些知识?【设计意图】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提出问题,容易引起学生对知识的关注和学习兴趣。二、讲授新课(一)眼和视觉1.眼球的基本结构:请学生查看教材上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示意图,重点关注名称。示意图中没有展示房水、悬韧带的结构,为了使这节课的知识系统化,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近视的成因,在教学中可增加以上结构的图示及介绍。(1)房水:是充满于角膜和虹膜之间的无色透明液体,它与角膜、晶状体、玻璃体共同组成眼球的折光系统。(2)悬韧带:在晶状体的外缘,呈放射状分布,另一端悬挂于睫状体上。随着睫状体的收缩和舒张变的松弛和拉紧。(3)引导学生按照从外到内的顺序归纳眼球的结构。【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把零散的知识串整齐,使其系统化的方法。2.视觉的形成:引导学生重点关注眼球各结构的功能,并回答下列问题:(1)我们通常说的黑眼珠是哪个结构?白眼球是哪个结构?(2)人眼靠哪个结构根据周围光线的强弱调节进入眼睛中光线的量?(3)对比人眼和照相机哪些结构对应相似?(4)光线在到达视网膜前经过了哪些结构?(5)物体成像于视网膜上是倒立的,为什么我们看到的物体却都不是倒立的?(6)视觉是怎样形成的?视觉的形成,利用物理学中蜡烛凸透镜成像的教具,效果很明显,学生很容易理解并认同物体成像于视网膜的事实;增加了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的图片、物像信息被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感受之后沿着视觉神经传递到大脑中的视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