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024-2024 年高三历史 11 月月考(期中)试题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洁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第Ⅰ卷本卷共 28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6 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有人说: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形象大使,其形象先后大致经历了被“圣化”、“矮化”、“正统化”、“神化”、“僵化”、“维新化”、“丑化”的过程,近似于七次洗礼。其中的“僵化”形象理解正确的是:A.春秋时期孔子维护周礼,不知变通,以迎合时代的需要B.董仲舒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牵制国人思想C.洋务派提倡“中体西用”,进一步强化儒家正统地位D.理学家们把孔子改造成“存天理,灭人欲”的政治说教者2.“中国历史与西方历史的会合结束了中国的闭关自守,使它越来越多地介入世界事务,乃至于到今日,在中国或西方发生的事情都会即时产生相互的影响。”这强调的是:A.中国近代历史进展中西方的主导性 B.近代中国和世界的碰撞与融合C.中国根据西方模式向近代社会演变 D.中国近代史是西学东渐的过程3.“太平天国的历史作用不在于‘运动’本身‘革命’,而在于引发了‘生死竞争’,迫使不同营垒中的开明之士顺应历史进展方向。”该观点认为太平天国运动:A.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统治 B.顺应了中国历史进展趋势C.承担起了民主革命重任 D.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4.辛亥革命三十周年之际,《中央关于纪念今年双十节的决定》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和全国一切真诚的革命志士,都是辛亥革命最忠实的继承者。……我们共产党人誓与全国一切革命真诚志士一道,誓与全国人民一道,继续奋斗,不达目的,决不休止。”中共中央发表该决定,旨在:A.维护国共合作,坚持抗战到底 B.推动国民大革命C.完成土地革命,争取民权自由 D.实现人民民主专政5.亚里士多德认为:“当一人或若干人所组成的一个团体,势力增长得过大,以至于凌驾整个公民团体,……这样的特别地位常常造成君主专制政治或门阀寡头政治。为此,若干城邦,例如阿尔咯斯和雅典,制订了陶片放逐的政策。但,容许这种特别人物产生以后方才加以补救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