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共 19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024 年全国教育学专业硕士讨论生入学考试押题练习试题 A 卷 附解析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80 分钟,本卷满分为 300 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认真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姓名:______考号: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共 45 小题,每题 2 分,共 90 分)1、中国近代早期教会学校中开设儒学经典课程是为了( )A.满足在校士大夫子弟的要求B.执行中国政府的相关文教政策C.提高学生对儒家学说的批判能力D.便于学生在中国文化环境中立足2、麦克菲尔的体谅模式中所使用的人际或社会问题情境教材是( )A.《学会关怀》B.《生命论》C.《中学道德教育》D.《社会与道德教育》3、学生学习时用简介的语言写出材料中主要观点、次要观点以及各观点之间关系。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A.精加工策略B.计划策略C.调节策略D.组织策略4、学生因“凹透镜”知识掌握不好而影响了“凸透镜”知识的学习。这种迁移现象是( )A.纵向迁移 B.横向迁移 C.一般迁移 D.普遍迁移第 2 页 共 19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5、20 世纪 60 年代英国开始改革以文法中学、技术中学、现代中学为主体的“三分制”中等教育体系,试图消除不同类型学校的学生在就业和升学方面的不平等,大力推动建立( )A.统一学校B.国立中学C.中间学校D.综合中学6、20 世纪 60 年代初美国课程改革代表人物布鲁纳的《教育过程》一书面世。下列对该书基本主张的概括中,不正确的是( )A.强制学术标准,注重教学内容的现代化B.强调学科基本结构的学习和发现教学方法的运用C.强调中小学老师和课程专家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D.主张任何学科都能以某种方式教给任何年龄阶段的任何儿童7、孔子重视启发式教学,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朱熹对“愤”的解释是( )A.“达其辞” B.“口欲言而未能之貌”C.“开其意” D.“心求通而未得之意”8、在美国进步教育运动中,为了充分利用学校设施提高办学效率,在教案中采纳“分团学制”的教育改革实验是( )A.昆西制度B.葛雷制C.道尔顿制 D.文纳特卡制9、依据赫尔巴特的教学形式段理论,学生的兴趣表现为主义、思维状态处于专心,通过老师讲解或提示的方式,获得清楚表达,这教学阶段是( )A.明了B.联合C.系统D.方法10、农耕时代的教育目的强调培育具有一定文化素养的统治者,工业时代兼顾脑力劳动者和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