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整理单抗制备流程1975 年,Kohler 和 Milstein 发现将小鼠骨髓瘤细胞和绵羊红细胞免疫的小鼠脾细胞进行融合,形成的杂交细胞既可产生抗体,又可无限增殖,从而创立了单克隆抗体杂交瘤技术。这一技术上的突破不仅为医学与生物学基础研究开创了新纪元,也为临床疾病的诊、防、治提供了新的工具。制备单克隆抗体包括动物免疫、细胞融合、选择杂交瘤、检测抗体、杂交瘤细胞的克隆化、冻存以及单克隆抗体的大量生产,要经过几个月的一系列实验步骤,下面按照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流程顺序,逐一介绍其实验方法。一、细胞融合前准备(一)免疫方案选择合适的免疫方案对于细胞融合杂交的成功,获得高质量的 McAb 至关重要。一般要在融合前两个月左右确立免疫方案开始初次免疫,免疫方案应根据抗原的特性不同而定。1.颗粒性抗原免疫性较强,不加佐剂就可获得很好的免疫效果。下面以细胞性抗原为例的免疫方案:资料整理初次免1x107/0.5mlip(腹腔内注J2~3周后第二次免疫 1x107/0.5mlipJ3周后加强免疫(融合前三天)1x107/0.5mlip 或 iv(静脉内注射)J取脾融合2.可溶性抗原免疫原性弱,一般要加佐剂,常用佐剂:福氏完全佐剂,福氏不完全佐剂。要求抗原和佐剂等体积混合在一起,研磨成油包水的乳糜状,放一滴在水面上不易马上扩散呈小滴状表明已达到油包水的状态。商品化福氏完全佐剂在使用前须振摇,使沉淀的分枝杆菌充分混匀。初次免疫 Ag1〜50pg 加福氏完全佐剂皮下多点注射(-般 0.8〜1ml0.2ml/点)J3周后资料整理第二次免疫剂量同上,加福氏不完全佐剂皮下或 ipI(ip 剂量不宜超过 0.5ml)J3 周后第三次免疫剂量同上,不加佐剂,ipI(5〜7 天后采血测其效价,检测免疫效果)J2~3周后加强免疫,剂量 50〜500pg 为宜,ip 或 ivJ3 天后取脾融合目前,用于可溶性抗原(特别是一些弱抗原)的免疫方案也不断有所更新,如①将可溶性抗原颗粒化或固相化,—方面增强了抗原的免疫原性,另一方面可降低抗原的使用量。②改变抗原注入的途径,基础免疫可直接采用脾内注射。③使用细胞因子作为佐剂,提高机体的免疫应答水平,促进免疫细胞对抗原反应性。(二)饲养细胞资料整理在制备单克隆抗体过程中,许多环节需要加饲养细胞,如:在杂交瘤细胞筛选、克隆化和扩大培养过程中,加入饲养细胞是十分必要的。常用的饲养细胞有: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较为常用)、小鼠脾脏细胞或小鼠胸腺细胞,也有人用小鼠成纤维细胞系 3T3 经放射线照射后作为饲养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