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伤寒六经表证分类学习浅识

伤寒六经表证分类学习浅识_第1页
1/11
伤寒六经表证分类学习浅识_第2页
2/11
伤寒六经表证分类学习浅识_第3页
3/11
伤寒六经表证分类学习浅识伤寒六经表证分类学习浅识———参考姚荷生《<伤寒论>有关疾病分类学纲目》伤寒六经表证分类学习浅识———参考姚荷生《<伤寒论>有关疾病分类学纲目》《伤寒论》以六经六气结合八纲作为认识疾病的分类方法,是基于“六经皆有营卫”,风寒邪气入侵,营卫首当其冲,且营卫循行于十二经脉,周身内外上下,无处不到等理论,故六经皆有表证。从而避免学习《伤寒论》容易产生只有太阳病才属于表证、太阳病只有表证而无里证、其它五经皆属于里证的三个误解。1 六经皆有表证太阳主表,外邪侵袭,卫气奋起抗邪,太阳表证较其它五经的表证更为典型易见,故容易产生六经只有表证的误解。太阳表证的本证主要有太阳中风、太阳伤寒、表郁轻证三种证型,在太阳篇章作为主要部分论述。六经营卫有强弱之别,六经感邪不可囿于一日太阳、二日阳明的机械传递。其实尚有“直犯”、“直中”的感邪途径,势必影响六经营卫的调和,出现营卫失调的表证。营卫除宣发于上焦外,卫濡养于中焦(脾胃),胃为卫之本,阳明胃主肌肉,故风寒邪气直犯(不经太阳经)阳明,形成阳明表证。据其脉证不同,也有阳明表虚、表实证之分。如“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原文234 条),此条是阳明经感受外邪的表证。恶寒是表证之主症,所以说“表未解也”,有表未解的恶寒症状,才“可发汗”。阳明病本应有汗,“汗出多”是胃气抗拒外邪不断迫津外泄所致。因汗出多影响脉势,故见脉迟,“脉迟”是对太阳表虚证的“浮缓”而言。表证自汗,故宜桂枝汤。若见“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原文 235 条)。第 234 条是指敷布于肌肉的阳明表气受风寒所致,故自汗出;第 235 条的阳明表证是胸中阳明之表气受风寒抑郁,故见“无汗而喘”。“脉浮”是表脉,当有恶寒发热的表证;表证无汗,故宜用麻黄汤发汗。只不过此种情况临床见之极少,正所谓“恶寒一日必自罢”、“万物所归无所复传”,反见阳明气分热者多。少阳居于半表半里,其外合于腠理,若平素腠理不固,风寒邪气可直犯少阳(亦可因太阳误治伤正,邪气内陷而致),如原文 97 条“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可证,结合原文和临床可以见到少阳中风、少阳伤寒。如 264 条云:“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265 条云:“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伤寒六经表证分类学习浅识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