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基础知识讲座市统计局马亚晓导言为规范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工作,提高统计人员的素质,保障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及时性,2005年5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办法》。导言办法要求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等统计调查对象中承担经常性政府统计调查任务的人员,必须取得统计从业资格,持有统计从业资格证书。导言从2005年开始,已经连续两年进行统一考试。考试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统计基础理论知识、统计工作实务和统计法基础知识。导言统计基础理论知识的题型与分值分布: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计算题分值合计2005年12分/20分10分/20分12分/20分16分/20分50分/100分2006年10分/20分12分/20分14分/20分24分/20分60分/100分导言统计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七章内容:1、总论2、统计指标3、统计调查4、统计整理5、时间数列6、指数7、抽样调查第一章、总论1、统计的含义统计的英文表述:Statistic,其复数形式Statistics表示统计资料;在古代汉语中,统计为统而计之之意。第一节统计的涵义第一章、总论1、统计的含义统计是一门以大量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为其研究对象的方法论科学。它是认识社会、管理社会的重要工具。它包括: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第一节统计的涵义第一章、总论1.统计工作:调查研究。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2.统计资料:包括统计数据和分析报告。3.统计学:研究事物数量方面的方法论科学。第一节统计的涵义第一章、总论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指导实践与理论活动过程与活动成果2、三者之间的关系第一章、总论1、数量性2、总体性3、社会性3、统计活动的特点第一章、总论数据是经过收集、分析和概括后用以表达和说明的事实和数字,数据不光指数字,它还可能指某种事实。根据计量的层次不同,数据包括定值(定距、定比)数据、定序数据和定类数据三种类型。3、什么是数据?第一章、总论1、总体与总体单位总体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事物构成的整体。构成总体的个体称为总体单位。二者是母体与元素的关系。第二节几个基本概念第一章、总论第二节几个基本概念总体总体单位第一章、总论2、指标与标志指标是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按表现形式分为有品质指标和数量指标之分,按有无差异分为不变指标和可变指标。注意二者的区别与联系第二节几个基本概念第一章、总论【例题】要了解某工业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则总体单位是()。A、该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B、该工业企业的每一个职工C、该工业企业每一个职工的文化程度D、该企业全部职工的平均文化程度答案:B第二节几个基本概念第一章、总论【例题】某职工月工资为1800元,“工资”是()。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变量值D、指标答案:B第二节几个基本概念第一章、总论3、变异与变量变异是指标志在不同总体单位之间的变化。每个总体单位都具有不变标志与可变标志。变量即可变的数量标志。按变量的连续性可把变量分为连续变量与离散变量。第二节几个基本概念第一章、总论【例题】总体单位都必须具有某一共同的()()()()()。A、品质标志B、品质标志属性C、数量标志D、数量标志数值E、指标答案:B、D第二节几个基本概念第一章、总论第三节统计工作任务与过程统计是认识社会的有力武器之一。统计的作用具体体现在统计同时具有信息、咨询、监督三种职能上。1、在社会经济工作中的职能和作用第一章、总论对同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2、统计的基本任务第一章、总论3、统计的认识过程从定性认识到定量认识,再到定量认识与定性认识相结合。统计认识活动必须从客观事的定性认识开始。第一章、总论4、统计的工作过程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四个阶段。第二章、统计指标1、统计指标从统计理论和统计设计上讲包含:指标名称、计量单位和计算方法三个要素;在实际工作中还包含时间限制、空间限制和指标数值另外三个要素。第一节统计指标与统计指标体系第二章、统计指标1、统计指标例如:2006年太原市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