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爆水袋棚安装标准及管理办法 二〇一二年三月十二日 隔爆水袋棚安装标准 一、结构 水棚是由架设于巷道顶部充满水的水槽及水袋组成,当发生爆爆炸时,冲击波将水槽或水袋震翻及破碎,水被瀑洒出来,形成水雾带并充满整个巷道,以此抑制、熄灭接至而来的火焰,阻止爆炸的传播。 1、水槽 水槽主要以塑料制品为主要形式,主要规格有 40L、80L 两种。 2、水袋 水袋主要为塑料制品,主要规格有 40L、60L、80L 三种。 二、布置 1、布置原则 水棚按隔绝煤尘爆炸的保护范围,可分为主要隔爆棚与辅助隔爆棚,但由 40L及小于 40L 的水袋所组成的水袋棚不得作为主要隔爆棚。其布置原则如下: 1)主要隔爆棚应在下列地点布置: (1)矿井两翼与井筒相连通的主要运输大巷与回风大巷。 (2)相邻采区之间的集中运输巷和回风巷。 (3)相邻煤层之间的运输石门和回风石门。 2)辅助隔爆棚应在下列地点设置: (1)采煤工作面进风巷和回风巷。 (2)采区内的煤巷、半煤巷掘进巷道。 (3)采用独立通风,并有煤尘爆炸危险的其他巷道,和隔绝与煤仓、装载点相通的巷道。 2、布置方式 水棚的布置方式可分为集中式与分散式,但分散式水槽棚和水袋棚不得作为主要隔爆棚。水棚设置位置详见下表 水棚设置位置 水棚名称 布置方式 水 棚 设 置 位 置 巷道直线段 与采掘工作面装载点距离 与巷道交叉口转弯处(m) 与风门、调节风门距离(m) 水槽棚 集中式 水棚安设前后20m断面一致 与工作面、装载点的距离为60~200m 50~75 >25 水袋棚 集中式 水棚安设前后20m断面一致 距掘进头、回采面上下口、装载点距离为60~160m,但≯200m 50~75 >25 分散式 水棚安设前后20m断面一致 首列棚组距掘进头、回采面上下口距离为30~35m,但≯60m ≮30 另外,尚需遵循以下原则: 1)水棚排间距为1.2~3.0m,主要水棚的棚区长度不小于 30m,辅助棚的棚区长度不小于 20m。 2)水槽排(列)中的水槽,占据巷道宽度之和与巷道最大宽度的比例为:巷道净断面积<10m2,至少为35%;巷道净断面积 10~12 m2,至少为50%;>10m2, 至少为65%。 3)水槽在井下巷道的安装方式采用吊挂式,并呈横向布置(即水槽长边垂直于巷道轴线) 4)水槽排(列)内水槽之间的间隙与水槽同支架或巷道之间的间隙之各≯1.5m,特殊情况≮1.8m;两个水槽之间的间隙≮1.2m。 5)水槽外边缘与巷壁、支架、顶板、构筑物之间的垂直距离≮100mm。水槽底部至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