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盐堆技术很好,不应再被“束之高阁” [加] 大卫 莱布兰克 May 2010 一个被搁臵 40年的反应堆设计,听起来并不像很有潜力的技术。但熔盐堆(MSR)确实能兑现核电从前曾承诺的提供廉价、无限能源的诺言。 橡树岭国家实验室技术人员正在熔盐堆实验装臵的石墨堆芯上工作 事后看来,核动力飞机的想法似乎有些疯狂。但 1940-1950年代美国空军将领们却认为它是应对冷战困境的答案:携带原子弹的飞机不得不每隔几小时停下来加油,怎能有 24小时全天侯的核威慑力量?由于担心苏联轰炸机偷袭会摧毁美国的反击能力,因而提出了首次核打击的概念。 空军将领们相信,核动力轰炸机将是终极威慑力量。这种飞机可以持续停留在空中,就能在北极上空盘旋等待攻击命令。轰炸机上乘务人员的生活大致像核潜艇上的人员,随时待命。 NB-36圣骑士核动力轰炸机试飞,在轰炸舱后载带着3000千瓦的水冷堆(环乘务舱的屏蔽重12吨)。机上的反应堆没有与发动机相连—飞机是用常规燃料作动力的—反应堆放在那里只是为了检验如何运行飞行中的反应堆。 1950年代,NB-36安排了许多次载带运行核反应堆的飞行,乘务人员在铅屏蔽驾驶舱内 显而易见,反应堆越小、越简单越好。就像美国海军核潜艇舰队选定压水堆,空军的研究计划发展了自己的反应堆设计—一种很优雅的技术。这种技术可以成为一个完全不同的核动力工业的基础。 然而,核飞机计划取消了。随着洲际弹道导弹的出现,核飞机的论据遭淘汰。除了两个实验反应堆在40年前被封存外,飞行反应堆研究期间所发明的优雅解决方案也从未被充分试验。 实在可惜,因为开发的这种理念—熔盐堆—有许多超过常规反应堆设计的明显优势。熔盐堆运行压力低,不需要现今反应堆常见的大型压力容器。它可以使用不同的燃料,甚至能焚烧其它反应堆产生的超铀元素废物。更有魅力的是,熔盐堆能设计成自己增殖燃料而无需场外处理。 随着核电兴趣的回暖—即所谓的核复兴—现在是提问的好时机:我们是否需要翻版建造更多的旧反应堆设计?熔盐堆看上去大概像个古怪的技术,在陌生的旅途中一直默默无闻,但如给个公正的听证,熔盐堆的机会就会“指日可待”。 熔盐堆(有时称液态氟化物反应堆)没有燃料芯块。取而代之的是,易裂变和可增殖材料熔在液体介质内。这种液体可以是铀、钍或钚的各种氟化物的一种,与某种载体盐如27LiF-BeF2(又称氟锂铍-flibe)结合,构成低熔点共晶熔体。这种混合物在熔点(约 460℃)以上成为非常稳定的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