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方案 犯罪心理学课程是开放教育本科法学阶段的专业选修课,是研究影响和支配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心理及其结构形成、发展和变化规律以及犯罪对策的心理学依据的一门学科。 一、教学改革的目的 本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围绕着实现“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充分依靠学校的教学支持服务体系来组织、实施教学活动,探索并构建基于网络环境的课程教学模式。 根据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在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下,在师生准分离的教学环境下,劳动法学的教学模式应适应现代远程教学的需要,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使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对课程辅导教师的教学辅导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切实可行的途径,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学习的同时,通过教师的导学+ 助学+ 促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取得有效的学习效果。 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过程要充分体现“开放、自主、灵活、互动”,本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坚持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在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自主灵活的选用学习组织形式。 二、背景分析 1.课程特点 犯罪心理学是通过心理学角度研究犯罪人形成犯罪心理和发生犯罪行为的原因、过程和规律。研究犯罪人行为、动机、犯罪心理的形成以及不同类型犯罪人和不同阶段犯罪人的心理特征,以掌握其心理规律,以达到从心理学角度研究犯罪和打击犯罪的目的。 该门课程的特点是: 犯罪心理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结成联盟而又偏重于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学科。需要综合运用多门学科的理论知识,才能对复杂的犯罪心理进行深入有效的研究。 犯罪心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它既是犯罪学科体系中的一个分支学科,又是心理学科体系中的一个分支学科。是应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研究犯罪学科的基本对象而形成的独立学科 犯罪心理学既是理论学科,又是应用学科。它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犯罪原因,为预防犯罪、揭露和惩治犯罪以及改造罪犯提供心理学理论依据。 犯罪心理学是一门或然学科。犯罪心理学研究的结论并不适用于每一个人,也不是对不同情景下的同一个人永远的应验。 2.学生特点: 以下是电大开放教育法学本科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构成 法制工作者 各级政府部门、其他人员 企、事业单位干部 比例 76%左右 10%左右 14%左右 特点 实践经验丰富,缺乏系统的法学理论学习;不善于记忆,善于解决问题然后变成技能。 有一定的理论功底,专业知识缺乏,善于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