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苓栽培技术 1 、菌种:猪苓的菌核依其生长年限及成熟度,分为老苓、黑苓、灰苓、白苓四种。老苓、黑苓、灰苓均为商品苓,一般作中药材进行加工利用,或直接作为中药入药,或进行提取生产成药;黑苓也可直接入药或制成药;一般无性栽培时,多用灰苓作种,有时也可用黑苓,白苓系新生的嫩苓,生活能力极差,一般不宜作种用。有性栽培即使用猪苓菌种进行栽培,详见后述。 栽培猪苓的另一必不可少的菌种就是蜜环菌,一般可使用蜜环菌种直接伴栽,也可先培育菌材,然后播种猪苓,两种方法均可。蜜环菌种及菌材的培育技术可参考天麻栽培技术。 2 、猪苓无性栽培:系指苓种不经过有性育种(繁种)阶段,而使用猪苓菌核即其苓块组织直接播种的栽培方式,生产上一般使用灰苓作苓种用于栽培,基本程序及操作规程如下: (1 )栽培季节:除土壤冰冻无法下种外,其余季节均可实施栽培,尤以每年 1 1 月至来年 5 月为最佳。 (2 )栽培场所:半阴半阳的山坡上、树林下、苗圃林荫下、葡萄架下、果树下、普通闲置平房、防空洞、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废弃山洞、闲置养鸡棚、废旧砖瓦窑等场所均可,但要求栽培场所内在汛期不得长期积水。 (3 )土质要求:室外栽培时,最好选腐殖土层较厚或偏沙性土质,但底部为偏粘性的土质,该类土质养分充足、通透性好、利于排水,或者其底部粘性土质又利于保水保肥,防止流失。室内栽培时应 予调配沙土,腐殖土可直接使用,也可按土沙 7 :3 比例混匀后使用;腐殖土资源缺乏地区,可使用菜园土或蔬菜大棚土与河沙按 6 :4 比例混合使用。注意覆土材料应使用药物处理后再予使用。 (4 )苓种选择:使用灰苓或黑苓均可,一般可选 1 0 0 克以下的猪苓菌核,但生产中往往难以满足要求,故可将大块菌核从其离层处掰开,或者从其延伸生长的细部掰开,使用均匀的 5 0 ~8 0 克苓种,应注意菌核自身无病、无虫、色泽正常、无碰痕伤斑等,每平方米栽培面积准备 1 千克左右。 (5 )蜜环菌选择:使用蜜环菌种加段木栽培时,选用优质、健壮的蜜环菌种 2 瓶、鲜(湿)段木 4 0 ~5 0 千克;或者菌种 1 ~2 瓶、菌枝3 ~5 千克、段木 4 0 ~5 0 千克;使用菌材直接栽培时,每平方可准备菌材 4 5 ~5 0 千克。 (6 )树叶准备:凡是阔叶树种如杨、粟、柳、桐、果树等树叶均可,用量按栽培面覆盖1 0 厘米厚的数量准备,一般可用干树叶堆集后喷水,使之充分湿润、软化为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