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充的教育思想 王充(公元2 7 年——约 9 7 年)字仲任,会稽上虞(今属浙江)人,东汉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出身“细族孤门”,6岁开始识字,8岁入书馆学习。1 8 岁“到京师受业太学,师事扶风班彪”,“好博览而不守章句”,不肯严守师法家法。因家贫无钱购书,他常到洛阳书肆里读书,记忆力特强,过目成诵,因此博通了“众流百家之言”。离开太学后,曾两次出任过小官,皆因为人耿直,不愿趋炎附势,结果辞职还家,一边教书,一边钻研学问,从事著述。6 0 岁时曾被杨州刺史董勤辟为从事,后转沿中,6 3 岁即辞官归里,著书、教授终生。他的一生,都不与时苟合,对当时流行的充满 谶 纬 迷 信 的神 学化 儒 学持 批 判 态 度 ,也 反 对只 记诵章句,训 校 文 义的学风。他著述甚 丰 ,有 《 讥 俗 》、《 政 务 》、《 论 衡 》、《 养 性 》等 ,但 流传 至 今的只 有 《 论 衡 》 一书。 (一)论 人性 和 教育作 用 王充认 为,人性 具 有 差 异 性 和 可 变 性 。他说 :“论 人之性 ,定 有 善 有 恶 ”,“人之性 ,善可 变 为恶 ,恶 可 变 为善 ”。人性 的差 异 并 非 天 意 ,而是 自 然 因素 影 响 而成的。他认 为生来 就善 或 恶 的人很 少 ,绝 大 多 数 是 中人,中人之性 则 可 以 通过教育使 之定 型 。他说 :“夫 中人之性 ,在 所 习焉 。习善 而为善 ,习恶 而为恶 也 。”又 说 :“善 则 养 育劝 率 ,无令 近 恶 ,恶 则 辅 保禁 防 ,令 渐 于 善 。”也 就 是 说 ,性 可 教而为善 ,只 要 有 适 当的教育,天 下 无不可 教育的人。 王充认 为,教育在 发 挥 社 会作 用 时具 有 隐 效 性 ,礼 义教化 似 乎 不能 为国 家增 添 财 富 和实 力,教育的社 会效 益 是 间 接 的,往 往 被一些 缺 乏 远 见 的人所 忽 视 。王充指 出,从社 会、国 家的角 度 说 ,学校 教育的作 用 在 于 维 持 纲 纪 伦 常,激 民 向 善 ,这 本 身就 是 最 大 的效 益 。教育对社 会作 用 在 于 经 过“圣 教”渐 化 熏 陶 而使 受教育者 “文 才 雕 琢 ,知 能 十 倍 ”,可 以 为国 家“任卿 相 之用 ”,也 可 以 以 借 “仁 义之力”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