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实行嫡长子继承制C.“国”与“家”的结1B.坚守御史大夫谏议之C. 维护传统宗法继承制度隐患D.根除影响汉政权稳B.肯定了秦朝的赋税制D.肯定了秦朝的民族政B.中央设置三公九卿D.颁布秦律,严刑峻法B.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D.地方政权分为郡、府、县三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单元测试题 2018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一、选择题:(40 小题,每题 1 分,共计 40 分。答案填在第二卷的答题框内,否则不计分。)1. 宗法制的实行使西周的政治制度具有浓重的()A.神权色彩 B.血缘色彩 C.平等色彩 D.民主色彩2. 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其中“封建政治”是()A.封邦建国 B.宗法世袭制3. 周初实行分封制是为了()A、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敌入侵C、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4.分封制的主体是()A.殷商旧族 B.殷商降族C.礼乐制度 D.封建社会B•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D.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C.古老方国 D.同姓亲族5.《礼》曰:“宗人集有事,族人皆侍。„„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通其有无,所以纪理族人者也。据此可以说明我国古代的宗法制()B.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的结合D.神权与王权的结合6、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击缶(缶:古代的一种乐器)表演,再现了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礼乐制度是在西周形成和完备起来的。《礼记》中记载:“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秩序也。'从中可以看出()① 礼乐制和分封制、宗法制共同维护统治秩序的稳定②秩序与和谐是礼乐文明的宗旨③ 礼乐文明仅存于奴隶社会④礼乐制是了解西周社会的窗口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7、汉高祖刘邦想废太子(吕后所生长子,即汉惠帝刘盈)而立戚姬之子如意为新太子。御史大夫周昌说:“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周昌极力反对汉高祖废太子的原因是(A. 确立皇帝至高无上的威权8、《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治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见同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予他们()A.封号和耕牛 B.土地和耕牛 C.土地和9、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宰:县令)”,,此其所以为得也。柳宗元这段话实际上()A.肯定了秦朝的郡县制 B.肯定了三公九卿制度10、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A. 规定皇权至高无上B.C.地方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