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孩子青春前期 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徐州市铜山区柳新实验小学吴红莹一、 故事引入:马加爵事件的启示马加爵事件家喻户晓,给我们家庭、学校和社会都敲响了警钟。但马加爵事件不是孤例,这个悲剧以极端的形式暴露了我国青春期性健康教育、情感教育和爱的教育的缺失。几年前,云南大学三年级学生马加爵杀死同寝室的四名男生,被判处死刑,引起社会一片哗然。当舆论普遍认为马加爵事件是社会不公、贫困所致的悲剧时,江西师范大学教授郑小江专程去云南调查详情,从另一个视角探问深层原因。马加爵家里很穷,但学习很刻苦,两耳不闻窗外事,友情、爱情都没尝试过。到了大三,他暗恋上班里的一名女生,却不知怎么表达,于是就写情书。一次班里举行聚会,看见这名女生走进教室,他就慌乱地把情书塞了过去。女生拿到情书后,看都没看,当众就撕了。这让马加爵深受刺激,但并未激怒他,他最终也没杀这名女生。那么他杀人的动因是什么?是同寝室的四名男生不断用这件事对他嘲讽、挖苦。“贫困并没把我击倒,我不能忍受的是人格上的侮辱,我只是向这位女生写了一封情书。我没做错什么。”而在他眼里,这四人最没资格羞辱自己——他们男女关系不检点,“他们堕落”。他不堪忍受了,做出愚蠢的选择,用一种犯罪去惩罚一种错误,最后同归于尽。1五个年轻生命飘逝了,给家人带来永难愈合的伤痛,给社会留下至深且巨的拷问。马加爵事件之所以发生,一个重要原因是他的青春期没过好,他没在春天时去做春天该做的“脱敏”——与异性交流交往,放松神经,减轻压力,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他不了解异性,不知道如何释放自己的性压力,没人给他指导——这种教育至今在大学里也少有探讨。马加爵暗恋的那名女生,同样缺乏情感教育,简单粗暴地伤害了一颗敏感的心。我国著名青少年心理教育专家陈一筠说 :进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因为荷尔蒙的作用,开始对异性产生好奇心、神秘感、爱慕乃至暗恋之情。对于这种性感情发育及其引发的困惑,有几位家长、几所学校为孩子做过解释、疏导和教育?马加爵事件警示我们青春期孩子的心里和情感引导是非常重要的,应引起家庭和学校教育的重视。小学阶段五、六年级的孩子,有的已经步入青春前期,离青春期只是一部之遥。此阶段的孩子随着青春前期的都来,尤其是早期性征的出现以及社会活动和知识范围的扩大,他们的心里活动也复杂了,如性知识开始萌发,自我意识发展,独立性和成人感增强,闭锁心理出现等。家长应当在孩子的青春早期,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