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是如何维持内环境稳定的(1)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血液循环系统”的模型(或课件)和“血液循环途径”的插图(或课件),学生能说出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能描述出血液循环的两条基本途径;(2)通过观看“毛细血管结构”结构图(或课件),并分析血浆和组织液的成分,学生能概述出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是如何进行物质交换的;(3)通过血液循环系统功能的复习,学生能指出其在维持内环境稳定中所起的作用,并进一步认识到血液循环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关系。二、重点和难点重点:1、学生能说出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途径和功能;2、学生能指出血液循环系统在维持内环境稳定中所起的特殊作用。难点:1、学生能概述出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是如何进行物质交换的。2、很多与内环境稳定有关的调节活动都是通过血液循环来完成的。三、教学准备血液循环系统模型,有关肺循环和体循环的挂图或课件等。四、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引入教师教学活动1、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常见疾病举例:人体长期处于高温环境可能引起中暑。人的体温升高时可引起酶促反应受阻,代谢紊乱。此外,大量出汗,体液过量丢失会引起乏力、低血压和虚脱;盐也随之丢失,导致血液循环和其他各系统功能紊乱。所以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是: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2、提出今天的学习任务:“血液循环系统 是如何维 持内环境稳定的”。复习: 血液循环系统的功能——物质运输1、结合挂图、模型或课件组织学生回顾总结血液循环系统的结构及功能。学生学习活动1、听讲并试着举例:如血糖浓度过低可能出现低血糖症;血糖浓度过高可能出现糖尿病。2、了解学习任务。说明开门见山。一、循环系统在 维 持 内 环境 稳 定 中 的作用由旧知引入1、回忆:由心脏、动脉、 新识,比较1、血液循环毛细血管和静脉组成。自然。系统的组成。解释: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动脉是运送血液离心的血管;静脉是运送血液回心的血管;毛细血管是连于动脉和静脉之间,2、肺循环3、体循环血 液 和 组 织细 胞 之 间 如何 进 行 物 质交换在此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和气体交换等。2、 观察思考。2、 结合挂图或课件介绍血液循环的两条途径(见附页 )。血液由心脏节律性地泵出,经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再返心,周而复始地循环流动,称血液循环。根据血液循环的途径不同,分为体循3、 观察思考。环和肺循环,两种循环同时进行。3、组织学生阅读书本插图“体循环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