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错题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空间与图形”新授课的内容绝大部分学生都能接受,甚至一些计算公式学生也早已通过其他途径掌握,但是学生在练习时,往往会错误百出,特别是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情况更是糟糕。针对学生错题反复出现的现象,笔者通过对学生的访谈和自我反思,发现了产生这个问题的一些主要原因。一、学生访谈1.缺乏空间意识一些典型错题的产生,是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没有形成空间观念,如已知正方形的周长是 12 米,求面积是多少?学生不理解周长和面积与什么有关,是怎样的关系,解决不了已知正方形周长求面积的问题。2.不把错误当回事现在的学生心态很好,对于数学作业中产生的错误,没有一点“紧迫意识”,认为“错了也没事,反正老师总会给我分析”。于是只要老师不催,他总是懒得改正,或者抄袭人家正确答案后就算完事,哪怕下次又犯同样的错误也无动于衷。3.缺乏自我反思意识能主动纠正错误的学生已经表现得很出色了,但他们也只是去追求最后的正确答案,不能做到“自我反思”,反思“我为什么错了”,“为什么可以这样解决”,“同学怎么想到了这么好的解决方法,我怎么想不到呢”,“我可能对这部分知识还没有学扎实”……二、教师自我反思1.“错误”预设不及时学生错误产生的多少,也与教师的教学预设有关。许多教师由于自身教学经验匮乏,面对学生可能产生的错题,不能很好地将相关知识或解决方法预设到课堂教学中,从而造成学生的错误反复发生,甚至由一些错误产生新错误。2.“错误”反馈不及时学生出现了错题,教师往往没有及时地将错题进行反馈,及时分析整理抓出典型错题,而是比较分散地进行改正,不抓典型,使学生对自己的“错误”认识不够深入。3.“错误”评价不及时“错题”不光是改正完就没事了,更重要的是教师对该错题如何评价,即为什么出错?为什么有这么多学生出错?“我该用何种教学策略使学生解答该题出错的发生率减少?”面对学生在空间与图形中出现的典型错题,笔者认为教师必须直面这些错误,收集错误资源,分析问题。同时要提高自身课前预设的能力和应变能力,增强“错误即资源”的意识,形成“错误即教学失误”的反思习惯,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转换能力。笔者经过对典型错题的搜集,根据学生、教师的访谈,对现象的反思,结合实际教学中的点滴体会,认为可以采取下列措施利用错题,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天罗地网,培养良好习惯良好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