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 引言 0.1 背景 为了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必须实现环境、社会和经济三者之间的平衡。通过平衡这“三大支柱”的可持续性,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随着法律法规的日趋严格,以及因污染、资源的低效使用、废物管理不当、气候变化、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给环境造成的压力不断增大,社会对可持续发展、透明度和责任的期望值已发生了变化。 因此,各组织通过实施环境管理体系,采用系统的方法进行环境管理,以期为“环境支柱”的可持续性做出贡献。 0.2 环境管理体系的目的 本标准旨在为各组织提供框架,以保护环境,响应变化的环境状况,同时与社会经济需求保持平衡。本标准规定了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使组织能够实现其设定的环境管理体系的预期结果。 环境管理的系统方法可向最高管理者提供信息,通过下列途径以获 得 长 期成功 ,并 为促 进可持续发展创 建 可选 方案 : 一 一 预防 或 减轻 有 害环境影 响以保护环境; 一 一 减轻 环境状况对组织的潜 在有 害影 响; 一 一 帮 助 组织履 行合 规义 务 ; 一 一 提升 环境绩 效; 一 一 采用生命 周 期观 点 ,控 制 或 影 响组织的产 品 和服 务 的设计 、制 造、交 付 、消 费 和处 置 等的方式 ,能够防 止 环境影 响被 无 意 地 转 移 到 生命 周 期的其他 阶 段 ; 一 一 实施环境友 好 的、且 可巩 固 组织市 场 地 位 的可选 方案 ,以获 得 财 务 和运 营 收 益 ; 一 一 与有 关 的相 关 方沟 通环境信息。 本标准不拟 增加 或 改 变组织的法律法规要求。 0.3 成功 因素 环境管理体系的成功 实施取 决 于 最高管理者领 导 下的组织各层 次 和职 能承 诺 。组织可利 用机 遇 ,尤 其是 那 些 具 有 战 略 和竞 争 意 义 的机 遇 ,预防 或 减轻 有 害的环境影 响,增强 有 益 的环境影 响。通过将 环境管理融 入 到 组织的业 务 过程 、战 略 方向和决 策 制 定过程 ,与其他 业 务 的优 先 项 相 协 调 ,并 将 环境管理纳 入 组织的整 体管理体系中 ,最高管理者就 能够有 效地 应对其风 险 和机 遇 。成功 实施本标准可使相 关 方确 信组织已建 立 了有 效的环境管理体系。 然 而 ,采用本标准本身 并 不保证 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