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笔记 第四章 语法 第一节 概说 1.语法就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 2.词和词的组合成短语就必须符合两个条件: 首先,功能上能搭配。其次,意义上有关联。 3.“语法”这个术语,有三个含义: 1.语法规律:指客观存在的语言结构的规律。 2.语法学:指研究语言结构规律的科学,是语法学者对客观存在的语言结构规律的认识和说明。 3.语法教材:利用语法学研究的成果,为教学而编写的教材。 在语法的这三个含义中,最主要的还是第一个含义,即客观存在的语言结构的规律。 4.语法规律的特点。 1.概括性。2.稳定性。3.民族性。 5.语法体系指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语法规律的系统性。 语法事实及其规律的系统性是客观存在着的,是一种社会现象,这种现象不属于任何人。 6.语法体系一般包含两层意思: 第一,体系不是单一的,是由许多较小的单位组成的。 第二,单位与单位之间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互相联系,总是处在一定的关系之中。 7.语法体系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语法单位。(2)语法单位之间的联系和区别。(3)体系中单位的组织规则。 8.语法学体系指语法学家根据客观存在的语法体系所作出的描写。 语法学体系属于个人或少数人科学研究的成果。 9.语法学体系不止一个的原因: (1)掌握的材料不尽相同。(2)分类的标准不同。(3)分析的方法不同。(4)使用的术语不同。 10.语法学的分类: (一)从研究的目的分。 1.历史语法学。用历史发展的观点对语言的语法构造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的发展演变过程进行历史的研究。 2.比较语法学。对亲属语言的语法结构进行对比研究。 3.描写语言学。对语言发展的某个阶段的语法结构进行研究。 (二)从研究的方法分。 1.传统语法。从形态和功能出发,归纳出词法范畴(词类)和句法范畴(句子成分),然后说明词类和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并以这种对应关系为纲,讲求用词造句的规律。 2.,结构主义语法。主张用一些方法去发现语言结构的单位和关系。 3.转换生成语法。重在解释语言现象。 第二节 词的分类 1.词类就是词的语法分类。 2.划分词类的目的在于说明语句的结构和各类词的用法。 3.划分词类的标准:意义标准。形态标准。功能标准。 4.词的语法功能的三种表现: ①在语句里充当句子成分的能力。 ②实词与另一类实词的组合能力。包括:A.能不能组合,B.用什么方式组合,C.组合后发生什么关系。 ③虚词与实词的组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