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代设计史 名词解释:工艺美术运动,时间1 9 世纪中期开始,领导者约翰·拉斯金,实践者威廉·莫里斯。这场运动的特点是:强调手工艺,反对机器大生产和繁琐的维多利亚风格连同文艺复兴以来的古典传统。主张向中世纪哥特式风格学习。装饰主推自然主义风格。东方风格,特别是日本的浮世绘风格对工艺美术运动产生了一定影响。代表作:《红屋》莫里斯。 论述:工艺美术运动的优缺点:在维多利亚风格盛行时期,一批知识分子开始自觉运用各种形式反对这种风格。它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它对于工业化的反对,对于机械的否定,对于大批量生产的否定,都没有可能成为领导潮流的主流风格。过于强调装饰,增加了产品的费用,也就没有可能为低收入的平民所享有,因此,它依然是象牙塔的产品,是知识分子的一相情愿的理想主义结晶。 对于矫饰风格的厌恶,对于大工业化的恐惧,是这个时期知识分子当中非常典型的心态。英国在 1 9 世纪中期开始的工艺美术运动探索,其实代表了整整一代欧洲知识分子的感受。当时能够真正认识工业化不可逆转的潮流的人其实在知识分子当中并不多见,因此,在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感召之下,欧洲大陆终于掀起了一个规模更加宏大、影响范围更加广泛、实验程度更加深刻的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 名词解释:新艺术运动,时间1 8 9 5 年开始持续到1 9 1 0 年前后。地点主要在欧洲从法国开始发展起来后来蔓延到其他地区,成为一个影响广泛的国际设计运动。代表人物或集团:法国的‘新艺术之家’萨穆尔·宾创办、‘现代之家’、‘六人集团’。这场运动的特点是:涉及范围广、涉及领域多、延续时间长。新艺术运动不是一种风格而是一场运动。它抛弃所有传统,认为在大自然中不存在直线和单纯的平面,在装饰上突出表现曲线、有机形态,而装饰的动机基本来源于自然形态。在作业方面不是简单的手工作坊,而是大型设计集团,集设计、制作、展览、推广为一体。反对维多利亚风格和过分装饰风格,反对机械化大生产,主张艺术与技术相结合。 论述: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的异同点:它们的背景非常相似,都是因为反对工业化风格和维多利亚风格而产生的,都主张从自然、东方艺术当中吸收创作的营养,特别是植物和动物的纹样,是它们创作的主要形式动机。它们都反对机械化大生产,都反对直线,主张有机的曲线为形式中心,主张艺术与技术结合。它们不同的地方是,主要差异在于形式的参考倾向上。1 9 0 0 年巴黎世界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