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山八友瓷友作品鉴定 半个多世纪以来,作为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瓷画艺术群体,“珠山八友”以及他们的瓷画作品,日益受到研究者关注。尤其是近10年,鉴藏之风日盛,“珠山八友”瓷画作品已成为收藏热点。就目前市场流传之器物来看,精粗并存,新旧杂陈,特别是在高额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仿品甚多,有些堪与真者竞胜,行内行外,鲜有不为所惑者。欲去伪存真,“珠山八友”作品的鉴定,不能仅以古陶瓷鉴别的一般方法,从胎质、釉色、造型、装饰、工艺技法、款识特征等方面来进行。因为“珠山八友”作品距今时间短,鉴定者能获得的相关资料及背景信息较多,这对于深入研究和谨慎鉴定来说是极有利的。再者,“珠山八友”瓷画作品具有突出的绘画性等特点,在鉴定“珠山八友”瓷画作品时,要紧紧地把握瓷画风格、笔墨(料)特征、题识印款以及辨伪识真要点等一些关键因素。 因此,全面了解“珠山八友”瓷画的面貌,似不可少。 一、“珠山八友”瓷画的面貌 从“珠山八友”瓷画艺术的总体风格来看,他们的作品突破了传统官窑粉彩严谨细腻的特色画风。他们的创新精神,首先表现在继承了浅绛彩文人瓷画家的审美旨趣。虽然八友诸人对传统绘画的选择各不相同,但艺术基调是相同的,即以浅绛彩发展以来涵盖的中国画艺术形式,通过粉彩加以弘扬和发展,着力在瓷绘艺术上革新。从瓷画艺术的发展轨迹来看,“珠山八友”的作品没有浅绛彩瓷画那种纯粹的书卷气和超凡脱俗的风骨,尤其是20世纪30—40年代以后的作品,在“写”的意趣中还有传统瓷画“描”和“彩”的工艺性。但他们绝不是当时景德镇以描彩为生的“红店”艺人,他们并不因袭守旧,较之传统工艺瓷依样描图、照图画彩、僵硬呆板、难以突出个人艺术面貌和风格这点来说,“珠山八友”的瓷画作品却能凸现个人主体意识,形成各自的艺术面貌。 “珠山八友”作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内容通俗,雅俗共赏,大众喜闻乐见。“珠山八友”及其同时代的瓷画艺人都以绘瓷为生,他们或结社相助,或自设画室,勤于笔耕,以求闻达。他们的作品既是艺术品又是商品,一方面具有文人绘画怡情闲适、恬淡超脱的情趣;另一方面为适应社会和市场需要,又有趋和一般受众的世俗之气。其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人物画类有羲之爱鹅、太白醉酒、东坡赏砚、踏雪寻梅、富贵寿考、麻姑献寿、桃园结义、风尘三侠、竹林七贤、岳母刺字、木兰从军、秉烛达旦、采药济世、伏虎罗汉等;山水画类有云壑飞泉、翠峰渔影、溪山烟雨、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