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类淘汰制比赛编排方法 淘汰制是球类竞赛常用的竞赛组织方法之一。这种方法是将所有参加比赛的运动队或运动员按照一定的程序编排,由相邻的两个运动队或运动员进行比赛,逐步淘汰成绩差的运动队或运动员,最后决定优胜者。失败一次即被淘汰的为单淘汰制,失败两次被淘汰的的为双淘汰制。 一、淘汰制的特点 淘汰制的优点是可以在同样的时间和场地情况下,容纳较多的运动队或运动员参赛,并可以使比赛逐步进入高潮。采用淘汰制,比赛的双方没有妥协的可能,也没有受第三方的影响或去影响第三方的可能。在参赛队或运动员较多、赛期较短时,可以节省时间和场次。 但是淘汰制也存在着比较明显的缺陷。首先,淘汰制机遇性强、合理性差。若强队之间过早相遇,则必有一队被淘汰,不能合理反映参赛者的实际水平。例如 16 个队参赛,第一轮比赛结束后,即淘汰了 8 个队。从理论上说,获胜的某一个队,在胜一场后,无法证明能同时胜另外 7 个队,因此,一开始排定的比赛秩序,在相当程度上将左右最后的比赛结果。其次,采用淘汰制时,多数运动队或运动员比赛机会较少。由于负一场或两场即被淘汰,参赛人员得不到更多的锻炼。 尽管如此,按体育竞赛本身的特点,淘汰制在球类项目比赛中仍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参赛人数多、场地少、时间紧的情况下,选择淘汰制更为适宜。 为了弥补淘汰制的缺陷,在实际应用中可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比如采用设立“种子”的方法,即在赛前经过了解和协商,将实力较强的运动员(队)定为“种子”,避免他们在比赛中过早相遇。另外,还应运用合理的抽签法编排比赛秩序。 二、淘汰制的种类 (一)单淘汰的基本比赛方法 采用淘汰制进行比赛,最常用的是单淘汰制。单淘汰制的基本比赛方法是:将所有参加比赛的运动员(队),按一定的规律编排好比赛秩序,由相邻的两个运动队或运动员进行比赛,负者被淘汰,胜者进入下一轮,直到剩下最后一个运动队或运动员。最后一轮胜者为冠军,负者为亚军(表 1 ) 表 1 单淘汰比赛秩序表 1 XXX 2 XXX 3 XXX 4 XXX 亚军 冠军 5 XXX 6 XXX 7 XXX 8 XXX 通常,单淘汰赛只排出冠亚军名次,3 至 4 名并列第 3 名,5 至8 名并列第 5 名。如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等比赛,便是此种排列方法。若比赛需要排出前 6 名或前 8 名的名次,可在前 8 名比赛中增加附加赛。即进入前 8 名的运动员(队),比赛一轮后,4 名胜者进入前 4名,4 名负者进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