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理论基础 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由市场供求来决定。它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推进利率市场化的理论基础涉及利率决定理论、利率传导理论以及剖析利率和利率管理的金融发展理论。 古典利率决定理论认为资本的供给来源于储蓄,需求来源于投资。当利率和投资预期回报率相等时,资本供给与需求达到均衡状态。卡尔•马 克 思 ( Karl Marx) 认为,利息 来源于借 入 资本家 的剩 余 价 值 ,所 以利息 由平 均利润 率决定。约 翰 ••梅 纳 德 •凯 恩 斯 ( John Maynard Keynes) 以流 动 性 为基础,提 出 利息 是对 货币流 动 性 的补 偿 ,因 而 利率由货币的供求决定。古典利率决定理论忽 视 了 货币因 素 ,而 凯 恩 斯理论忽 视 了 非 货币因 素 。可 贷 资金理论对 此 作 出 修 正 ,认为可 贷 资金的供求状况 决定利率。资金借 贷 受 实务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影响。在IS-LM 模型中,利率则由投资、储蓄、货币需求、货币供给共同决定,利率能够作 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影响国民收入 。 凯 恩 斯 理论反映的利率传导机制为:货币供给影响利率水平 ,利率变化影响货币需求,货币需求变化引起投资变动 ,进而 影响总需求和国民收入 。托宾( Tobin) Q 理论结合应扩展了 凯 恩 斯 利率传导理论和IS-LM 模型,认为利率是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共同决定的,并影响实体经济和国民收入 。例如,货币供给增加导致市场利率下降;当企业市场价 值 大于企业重置成本时,投资支出 相应增加并提 高国民收入。货币学派认为,央行可以通过调节利率来控制货币供应,并影响实体经济。莫迪利亚尼(Mo diglian i)则认为,利率的财富效应影响居民消费,进而影响实体经济。以上不同结论都认同利率是由投资、储蓄、货币供给、货币需求、可贷资金的供给与需求、社会平均利润率等内生变量决定的,而利率的变化又会对上述经济变量产生影响。 金融发展理论以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金融自身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主要包括金融结构理论、金融深化理论和金融约束理论。金融结构理论认为金融发展的实质是金融机构的变化。金融工具的出现和金融机构的成立扩大了金融资产的范围。根据发达国家经验,发展中国家应打破单一银行体系,开放金融市场,创新金融工具和金融制度,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