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全国中学生地理奥林匹克竞赛试题及答案 景观判读题(30 分) 说明:1.每题有1.5 分钟时间作答,不重复放映。2.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1.以下图像分别表示什么主题?(将图和选项一一对应) A.南极冰冠 B.全球水热分布 C.海洋营养物质分布 D.地球表面 2.图中a 表示的是辐射逆温形成前的气温垂直分布,一般出现在午后;b 表示辐射逆温形成后,一般出现在深夜。请分析 c 会发生在什么时间?原因是什么? 3.此图描述的是 300 年以来什么的变化趋势? 4. A、B 两种类型的国家可以分别称为什么?请各举一例。 5.下面卫星遥感图像中,A、B 分别表示的是什么? 6.图一和图二的 A、B 分别叫做什么? 7.请将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区与相应的气温降水图进行匹配。 8. 将下面的景观分为两类,并写出其名称。 9.下面两幅图都采用了怎样的地图表现方法? 10.下列景观位于哪个国?请写出其中两处景观的名称。 11.下列地貌常见于我国的西北地区,这种地貌叫什么?主要营力是什么? 12.照片中是哪个岛?横贯中部的主要地形是什么? 13. 下图显示的是近4000 年以来,我国野象的分布北界的变化。从中可以看到气候怎样的变化趋势? 14.该山为珠穆朗玛峰,你能判断箭头的指示方向么?判断依据是什么? 15. 松州古城被称为我国最离奇的古城之一。离奇之一是它的西门建在山顶(见图中的红色指示部分),高出整个城市 500 米。请问这样建造西门的特殊的用意是什么?另外,请观察图中的黄色指示部分,判断其表示的是什么? 16.图中所示的某国一著名标志物,请说出该国及其标志物的名称。 17.下列所示的城市在个国家?其周边的海的名称是什么? 18.例举形成照片中河谷地形的2 个原因。 19.图A、B 中的线路分别代表什么? 20.图中的高层建筑名称是什么?其位于哪个城市? 21.说出德国鲁尔区煤矿从1956 年到2004 年的矿井分布的两点变化。 22. 分析下图中较大孔洞的形成原因,并说明红色部分是什么岩石。 23. 判断太鲁阁和鹅銮鼻位于台湾的哪里? 24. 下图展示的是我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贺兰山岩画。该岩画位于哪个省或自治区,并根据岩画内容判断解释其中的一个情景。 25.右图所示热带气旋过境前后缅甸南部地区的卫星照片,请判断A、B、C、D 四个地方中,哪处受灾最严重?判断的原因是什么? 26.下图是一个位于我国湖北省黄冈的著名遗址,请问哪位诗人在这里写出什么著名诗篇。 27.城市的建筑装饰往往能反映一个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