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研的十二种做法一、读书学习法读书是教师专业成长最方便、最快捷、最有效的手段。读书对教师来说更具有特殊意义。书籍是教师创新的源泉,书籍是学校中的学校。读书让教师超凡脱俗,读书让“经师”成为“人师”,读书让“庸师”成为“高师”。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重点读好以下几类书:1。读好教育报刊一一及时了解教育同行在思考什么、研究什么。2。读教育经典以史为鉴,反思自我,不断创新。3。读专业书一一跳出课本和教参的小天地,成为专业的行家里手。4。读中小学生的书细心品读,走进学生的心灵。5。读人文书一一开阔视野,丰富自我,使自己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6。读“无字”之书一一广泛采集课程资源,做创新型教师。二、一人同课多轮法一人同课多轮法就是让同一教师连续多次上同一课,内容重复,但教学方法、教学行为却不断改进,不断完善。具体程序一般为:1。选定上课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由其独立钻研教材,独立备课、上课。2。教研组听课,针对课堂教学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研讨。3。上课教师在大家研讨的基础上,吸取百家之长,形成新的教学方案,第二次上课。4。上课教师与教研组成员再次研讨、评课,指出进步的方面,分析存在的问题。5。上课教师再次修改教学方案,第三次上课。如此循环。实践证明,一人同课多轮法对培养青年教师,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帮助他们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效果明显。三、多人同课循环法多人同课循环就是教研组的教师同上一节课,内容一样,但教师不一样。具体程序一般为:1。教师独立钻研教材,独立备课。2。第一个教师上课,其他教师评课。3。第二个教师针对第一个教师在课堂上存在问题改进的基础上进行第二次课。4。第三个教师针对第二个教师的问题进行改进,上第三次课,如此循环。每次上课都是在教研组同伴共同参与、共同分析、研讨、反思的基础上进行的。上课的过程就是不断改进的过程,不断进步的过程。多人同课循环法的优点在于它能够让教师切实感受到课例研究、同伴互助的意义和魅力,能够激发教师对课堂教学境界的不断追求。四、同课异构法教师专业知识有高低,经验经历不同,人生阅历不同,对同一内容的课,各个教师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构思,不同的教法。一句话,教师之间有差异,差异就是很好的资源。大家可以在比较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同课异构法的方法是:1。教研组共同确定相同的教学题目。2。由多个教师分别备课。3。教师上课,教研组集体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