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博弈举例【篇一:合作博弈举例】博弈论是指某个个人或是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约束下,依靠所掌握的信息,从各自选择的行为或是策略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并从各自取得相应结果或收益的过程,在经济学上博弈论是个非常重要的理论概念.什么是博弈论?古语有云,世事如棋.生活中每个人如同棋手,其每一个行为如同在一张看不见的棋盘上布一个子,精明慎重的棋手们相互揣摩、相互牵制,人人争赢,下出诸多精彩纷呈、变化多端的棋局.博弈论是研究棋手们 “出棋” 着数中理性化、逻辑化的部分,并将其系统化为一门科学.换句话说,就是研究个体如何在错综复杂的相互影响中得出最合理的策略.事实上,博弈论正是衍生于古老的游戏或曰博弈如象棋、扑克等.数学家们将具体的问题抽象化,通过建立自完备的逻辑框架、体系研究其规律及变化.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以最简单的二人对弈为例,稍想一下便知此中大有玄妙:若假设双方都精确地记得自己和对手的每一步棋且都是最“理性” 的棋手,甲出子的时候,为了赢棋,得仔细考虑乙的想法,而乙出子时也得考虑甲的想法,所以甲还得想到乙在想他的想法,乙当然也知道甲想到了他在想甲的想法…经济学中的“智猪博弈”(pigs’payoffs)这个例子讲的是:猪圈里有两头猪,一头大猪,一头小猪.猪圈的一边有个踏板,每踩一下踏板,在远离踏板的猪圈的另一边的投食口就会落下少量的食物.如果有一只猪去踩踏板,另一只猪就有机会抢先吃到另一边落下的食物.当小猪踩动踏板时,大猪会在小猪跑到食槽之前刚好吃光所有的食物;若是大猪踩动了踏板,则还有机会在小猪吃完落下的食物之前跑到食槽,争吃到另一半残羹.原因何在?因为,小猪踩踏板将一无所获,不踩踏板反而能吃上食物.对小猪而言,无论大猪是否踩动踏板,不踩踏板总是好的选择.反观大猪,已明知小猪是不会去踩动踏板的,自己亲自去踩踏板总比不踩强吧,所以只好亲力亲为了.“小猪躺着大猪跑”的现象是由于故事中的游戏规则所导致的.规则的核心指标是:每次落下的事物数量和踏板与投食口之间的距离.如果改变一下核心指标,猪圈里还会出现同样的“小猪躺着大猪跑”的景象吗?试试看.改变方案一:减量方案.投食仅原来的一半分量.结果是小猪大猪都不去踩踏板了.小猪去踩,大猪将会把食物吃完;大猪去踩,小猪将也会把食物吃完.谁去踩踏板,就意味着为对方贡献食物,所以谁也不会有踩踏板的动力了.如果目的是想让猪们去多踩踏板,这个游戏规则的设计显然是失败的.改变方案二:增量方案.投食为原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