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四年级语文上册《麻雀》优秀教案授课学科:授课年级:授课教师:授课时间:XX 学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掌握本课的生字词。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一、启发谈话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百多年前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写的一篇文学作品的片段。屠格涅夫小时候在农村长大,有许多机会接触大自然,使他深深地爱上了大自然,他的作品常常反映他对农奴的同情,对大自然的热爱。今天学习的《麻雀》就是其中的一篇。(板书:麻雀)(课件出示 2)二、自学——引导学生了解大意1.先自读课文,看有几个角色?要搞清楚人物关系,谁是弱者,谁是庞然大物?(板书:小麻雀 老麻雀 猎狗)2.你还读懂了什么?三、再自学——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1.提示:(课件出示 3)(1)“我”走在林荫道上发生了什么事?(2)猎狗想怎么样?(3)老麻雀是怎么对付的?小麻雀掉下来老麻雀飞下来掩护准备搏斗猎狗张开露出愣住后退2.根据刚才讨论的,把这些重点句用波浪线画下来。小麻雀从巢里掉下来了。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准备着一场搏斗。猎狗愣住了,慢慢地向后退。3.按这种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课文可以分为三部分:(课件出示 4)第一部分(第 1—3 自然段):写打猎回来的路上,“我”的猎狗发现了一只掉在地上的小麻雀。第二部分(第 4、5、6 自然段):写猎狗想伤害小麻雀,老麻雀飞落下来,保护小麻雀。第三部分(第 7 自然段):写“我”急忙唤回猎狗,走开了。其中第 1、2、3 自然段是事情的起因,第 4、5、6 自然段是事情的经过,第 7 自然段是事情的结局。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1.分析记忆字形。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出示生字“嗅、奈、煞、拯、嘶、哑、庞”(课件出示 5)“煞、奈”是上下结构; “嗅、嘶、哑”的偏旁都是口字旁。2.书写指导。出示生字“嗅、呆、奈、巢、齿、躯、掩、护、幼、搏、庞、量、愣” (课件出示 6)指导书写:“嗅”别忘记大上有一点;“口”加“木”是“呆”;“掩”字“大”下面是“电”。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五、范读课文通过朗读感受鲜明的形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六、布置作业熟读课文。抄词。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及课文的写作顺序。2.通过老麻雀奋不顾身地掩护小麻雀、勇敢地与庞然大物猎狗搏斗的故事,引导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