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 词源和定义 文艺复兴一词,源出意大利语rinas-cita,意为再生或复兴。14世纪时,新兴资产阶级视中世纪文化为黑暗倒退,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则是光明发达的典范,力图复兴古典文化,遂产生“文艺复兴”一词,作为新文化的美称。 早在13世纪后半期,意大利中部以佛罗伦萨为中心出现了新的美术动向,意味着以中世纪美术向文艺复兴美术的过渡。 这一时期的代表有画家是奇马布埃和雕刻家n.皮萨诺。后者于1260年完成的比萨洗礼堂讲经台,被认为是最早一件仿效古典风格的文艺复兴作品,浮雕人物体形壮伟,具有古罗马风度,虽有幼稚之处,却透露出新时代的曙光。 奇马布埃 ﹝1240 ~ 1302﹞ 《福音书作者圣约翰》奇马布埃 西元 1301 ~ 1302 年局部,鑲嵌畫 《庄严》奇马布埃 蛋彩‧画板,424 x 276 公分 宝座圣母像 西元 1285 ~ 1286 年奇马布埃之作品 蛋彩木板 钉刑图 西元 1287 ~ 1288 年画板,奇马布埃之作品 杜乔 ﹝1255~1319﹞ 宝座圣母像 西元 1308 ~ 1311 年 杜乔之作品 蛋彩木板 卸下十字架 杜乔 西元 1308 ~ 1311 年蛋彩‧木板,50.5 x 53.5 公分 初始期 自奇马布埃以后,佛罗伦萨画派成为新美术最主要的流派,14世纪时产生了伟大艺术家乔托。乔托的艺术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倾向,他的作品虽属宗教题材,却开始真实表现世俗生活情景,注重空间深远关系与人物的立体表现,杰出地体现了现实主义与人文主义相结合这个文艺复兴美术的基本特点。 意大利 乔托 宝座圣母像 西元 1310 年乔托之作品 蛋彩木板 圣母子.乔托 基督诞生 乔托 贤人来拜.乔托 逃往埃及.乔托 犹大之吻 (意大利 乔托) 殉难 乔托 《基督下葬》 西元 1305 ~ 1308 年 乔托之作品 湿壁画 《向鸟布道的圣弗朗索瓦》乔托 金门相会.乔托 基督进入耶露撒冷.乔托 最后的审判.乔托 《接受圣伤痕的圣方济各》乔托 圣约翰升天.乔托 《驱除魔鬼》乔托 《基督受难》乔托 《圣灵降临》乔托 《圣像》乔托 耶稣受难.乔托 早期 从15世纪开始,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进入蓬勃发展阶段,佛罗伦萨仍然是最大中心,但其他地区也出现了重要流派。15世纪初年,佛罗伦萨艺术首先从建筑和雕刻方面掀起高潮建筑家f.布鲁内莱斯基首倡实地考察古典遗迹,运用古典风格与柱式,在完成佛罗伦萨大教堂圆顶之后,又建育婴堂(1419)和圣克罗切教堂的帕齐礼拜堂(1430~1440)等,空间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