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医专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教案 编号5 0 2 0 0 6 学年下学期 授课教师 胡祥上 教研室主任审核签名 陈良富 教学课题 颈部(二)、 胸部局解 课时 授课时间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1 月4 日 1 月5 日 月 日 2 学时 星期 星期 星期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 授课对象 2 0 0 6 级 临床医学 专业 班级 1 -8 班 9 -1 2 班 目的要求 一、了解颈部的境界、分区及表面解剖。 二、掌握颈筋膜的层次和筋膜间隙及其沟通关系。 三、了解气管颈段和食管颈段的毗邻。 四、了解胸壁的构成,皮肤及浅筋膜的结构特点、浅血管和皮神经的分布。 五、了解肋间隙的构成,掌握肋间血管神经的走行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颈部深筋膜形成的结构;甲状腺前面的层次及各层的形态结构特点和临床意义。气管颈部的位置与毗邻。胸部的体表标志;乳房的淋巴回流;肋间血管、神经的走行和位置关系。 难点:部深筋膜形成的结构及临床意义;颈部筋膜间隙及其沟通关系;甲状腺的血管、神经来源及其相互毗邻关系;气管颈部的位置毗邻关系及气管切开的部位。肋间血管、神经的走行和位置关系。 教法与 学 法 多媒体课件辅助启发式教学 讲授法 模型、标本观察,参与标本制作,分组问题讨论 课型 理论课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学 内容 与 时间 分配 第二章 颈部 第二节 颈筋膜及筋膜间隙(22分钟) 一、颈筋膜 二、筋膜间隙 第三节 颈前区(42分钟) 一、肌三角境界 二、内容物 三、甲状腺 四、气管颈段 第三章 胸部 第一节 概述(5分钟) 一、境界: 二、分区: 三、体表标志: 四、体表投影: 第二节 胸壁(30分钟) 一、层次结构: 二、肋间血管: 三、肋间神经: 四、血管、神经的走向特点: 五、胸膜腔穿刺: 【小结】1分钟 复 习 思考题 1.临床行气管切开一般在何处切开?依次需经过哪些层次? 2.颈部筋膜间隙有哪些?沟通关系如何? 3.胸膜腔积液穿刺,如何进针及定位? 参考资料 1.《局部解剖学》本科第二版教材(曾志诚主编); 2.《外科学手术》; 3.《耳鼻咽喉科学》本科第六版教材。 自 评 本次课重、难点突出,内容取舍合理,讲述透彻,语言流畅,联系临床知识好,时间安排合理,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学生注意力集中,学习积极性好,教学效果较好。 第二章 颈部(neck) 第二节 颈筋膜及筋膜间隙 一、颈筋膜: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