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编织h——编织节距,mm。指编织过程中,锭子转一周即单线绕绞线一周,沿包覆轴向方向移动的距离叫编织节距。为了便于测量一般16锭编织机测量8个交叉点之间的距离;24锭编织机测量12个交叉点之间的距离为一个节距。每台编织机,根据各自设备参数、传动系统,都有一合适的节距范围。实际生产中,通过调换不同齿数的可换齿轮,来选择满足产品要求的节距; 编织机的锭子转速(ω)/rpm☆:可查表输入ψ——编织目数。沿电线电缆长度方向,1英寸(25.4mm)的长度里有几个交叉点,即为几目,可用来形容编织密度。目数越大,则编织密度越高,越紧密,否则反之。编织机的利用率(η)编织机的产量(Q)/ m/min编织机的牵引线速度V)/ m/mi0.8380☆纤维单纱覆盖宽度(b)/mm0.16☆纤维编织厚度(t)/mm0.25δ棉纱:1.25; 丝光纱:1.1;单根棉纱线直径(d=1.08/√N)(d)/ 纤维材料编织层重量(WX)/ kg/k电 线 电 缆 编 织 工 艺 参 数金属材料编织层重量WJ)/ kg/k54☆纤维单纱公制支数(N)纤维材料的压扁系数(δ)编织交叉增长系数(μ)编织节距(h)/mm编织角(α) / °单向编织密度(编织p)编织总密度(P)/ %金属丝编织后电缆外DJ)/ m纤维材料编织后电缆外DX)/ m编织层单纱或金属单Z)1.001.02编织目数(ψ)编织机总锭子数(m)编织前电缆外径(D0)/ mm单纱或金属丝直径(d)/ mm每锭并丝根数(n)编织用金属材料比重(ρ)64.804.890.121036n——每锭并丝根数。每锭单纱或金属单丝的根数(线股);m——编织机的总锭子数;a——编织机半锭子数。编织机总锭子数的二分之一,即a=m/2;D0——编织前电线电缆的外径,mm;d——纤维(纱线)或金属单丝的直径,mm;纤维/金属编织公用参数代号含义及解释 :t——纤 维 编 织 层 厚 度 。 为 单 根 纤 维 纱 厚 度 的 两 倍 , 它 与 单 纱 的 公 制 号 数 N的 关系 : ( 具 体 数 值 参 见 附 表 ) , mm;P——编 织 总 密 度 ( 编 织 总 覆 盖 率 ) , %。 是 指 两 组 纤 维 或 金 属 丝 交 织 后 的 总覆 盖 率 ; 编 织 密 度 定 义 : 被 线 股 遮 盖 的 表 面 与 整 个 被 编 织 电 线 电 缆 产 品 表 面 之比 ; 当 比 值 接 近 1时 , 编 织 层 将 无 缝 隙 ; 比 值 小 于 1时 , 编 织 层 将 出 现 有 平 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