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编码:07153008 编译原理及实现技术 课程教案 2011~2012 学年第 1 学期 任课教师:郭德贵、张红、张睿 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课程名称:编译原理 课程英文名称:Compiler Principle 学时:64 学分:4 授课对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业 2009 级 教学目的: 编译原理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专业骨干课之一。通过学习这门课程,使学生掌握编译程序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实现技术,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程序语言的内部机制,培养学生初步掌握设计大型系统软件的方法、技术以及设计大型软件的能力。 教学方式: 板书 多媒体 系统演示 教材: 刘磊 《编译原理及实现技术》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教学参考书: 1) 陈火旺等 《程序设计语言编译原理》 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1 2)吕映芝,张素琴,蒋维杜 《编译原理》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 3) Alfred V.Aho,Ravi,Sethi,Jeffrey D.Ullman. Compilers: Principles, Techniques, and Tool. Addison Wesley, 1985. 4)Charles N.Fischer, Richard J.LeBlanc. Crafting a Compiler with C. Pearson Education, 1991授课题目 第一章 编译引论 授课学时 2 授课时间 教学重点、难点: 本章从总体上概要介绍编译相关的原理和技术以及典型编译器的逻辑结构,使学生对编译程序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本章重点和难点为各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对整个编译程序各个阶段所承担任务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要点: 本章需要学生掌握如下内容: 1. 实现高级语言的编译方式和解释方式及其区别。 编译方式:对整个源程序进行分析,翻译成等价的目标程序,翻译的同时做语法检查和语义检查。然后再运行目标程序。 解释方式:一个语句一个语句的读入源程序,边翻译边执行,在翻译过程中不产生目标程序。 解释方式特别适合于交互式语言;而且解释方式允许程序执行时改变自身,比如调试程序。这种情形编译程序不易胜任,因为它需要动态编译,而解释程序可以毫无困难的胜任;此外,解释程序不依赖于目标机,因为它不生成目标代码 ,可移 植 性 优 于编译程序。但 是 和编译程序相比,解释程序开 销 大 ,运行速度 慢 得 多 。解释方式和编译方式的最 根 本区别在于:在解释方式下,并 不生成目标代码 程序,而是 直 接 执行源程序本身。 2. 典型编译器的各个组 成部 分以及各个部 分所承担的任务。 a. 词 法分析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