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别问题,一只是缠论里一个让人晕乎的问题,好多人都在这个问题上发蒙,下面就结合着图说点自己的浅见。 首先,统一一下讨论的概念:分为两大类 1:K 线图级别,就是直接把多少分钟的 K 线图分笔分段后就当作当作多少分钟走势的级别,统一名称叫:1 分钟 K 线级别,5 分钟 K 线级别,30 分钟 K 线级别......。注意,30 分钟K 线图上最低级别就是 30 分钟级别。 2:F(X0)=X1 的递归定义的缠论 K 线级别,就是以某分钟 K 线图为最低单元,分笔分段后别当作走势的级别,逐级递归上去:统一名称叫:1 分钟 K 线 1F 走势级别,1 分钟 K 线5F 走势级别......;5 分钟 K 线 5F 走势级别,5 分钟 K 线 30F 走势级别......;...... 注意上面的省略号,显然,1 分钟 K 线级别 = 1 分钟 K 线 1F 走势级别;5 分钟 K 线级别 = 5 分钟 K 线 5F 走势级别......以后讨论问题的表述,应该这样表述,xx 分钟 K 线 yyF走势级别,yyF 中枢,表明以什么时间 K 线为最小单位,递归得到的什么级别的级别,中枢;因为:XX 分钟 K 线级别 = XX 分钟 K 线 XXF 走势级别,所以 XX 分钟 K 线 XXF 走势级别可以简称:XX 分钟 K 线级别及中枢。 其实不分两类,就一个名称最好:xx 分钟 K 线 yyF 走势级别,XX=YY 呢就是第一种情况,不等呢就是以 XX 分钟 K 线为最小 K 线单元递归上来的级别,这样就是一个名称就统一了所有的情况。 而:5 分钟 K 线级别(=5 分钟 K 线 5F 走势级别)与 1 分钟 K 线 5F 走势级别,既有联系,但不能等同。 其中的区别就是:5 分钟 K 线级别是小倍数显微镜看到的,比较粗糙,1 分钟 K 线 5F 走势级别是大倍数显微镜看到的,比较精细:大部分的常规走势下划分出的中枢是一样的, (缠师原话:按严格定义操作,必须从最低级别开始逐步确认其级别,太麻烦也没多大意义,所以才有了后面 1、5、15、30、60 分钟,日、周、月、季、年的级别分类。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不大严格地说,三个连续 1 分钟走势类型的重叠构成 5 分钟的中枢,三个连续 5分钟走势类型的重叠构成 15 或 30 分钟的中枢等话。在实际操作上,这种不大严格的说法不会产生任何原则性的问题,而且很方便,所以就用了,对此,必须再次明确。) 这两类走势级别,使用上会产生下面 3 类人: 1:最懒的人,直接用 1 分钟 K 线级别,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