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公开招考历史学科考试大纲第一部分考试说明一、考试要求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公开招考中学历史教师考试大纲是根据甘肃省人事厅关于事业单位聘用员工的政策规定,结合中学历史教学的实际需要拟定,报考者必须是大学历史专业毕业、热爱教育事业、有志于从事中学历史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二、考试评价目标招聘历史教师考试大纲的考试目标通过考试内容和考试水平两方面来表述。考试内容是对大纲中规定的具体的内容要点,结合我省当前高中历史教学水平确定的,是考试的具体内容;考试水平是对各知识点按其内在逻辑联系和重要性,分别列入不同层次的考试要求。按照认知领域的目标分类,考试水平划分为四个层次:识记、理解、分析、综合。四个层次的具体要求如下:识记:记住重要的历史年代、人物、事件和文献;了解基础历史知识的构成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影响等;知道重要地点的名称及其位置,识别重要的图像、地图。理解:能对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事物的背景、内容、作用、意义做出正确简要的说明,明确重要的历史概念。分析:将历史知识条理化,正确叙述重大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比较其异同,分析历史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能够依据基本史学观点,对重大历史事件作出客观、理性的评价。综合:能揭示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对所叙述的重要历史人物的主要活动和重大历史事件的进程进行归纳、综合,从而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上述四个考试要求的层次是累积性的,前一个层次是后一个层次的基础,高层次的要求包括低层次的要求。三、考试内容范围招考中学历史教师考试大纲的内容范围,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发的2002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规定的高中历史必修课的内容为基本要求(加“★”号部分,不列入考试范围)。以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的2008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中国近代现代史》上、下册的正文部分为考试的基本内容(不包括楷体字阅读部分)。四、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二)答题方式闭卷,笔试。(三)试卷内容结构其中《中国近现代史》上册内容约占50%。;《中国近现代史》下册内容约占50%。(四)试卷题型结构1、选择题约占50%;非选择题约占50%。2、试题难度比例:容易题、中等题、较难题的分数比例约为7∶2∶1。第二部分考查的知识范围ﻫ中国近代史内容概述中国近代史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止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始终是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最主要的矛盾。ﻫ中国近代史,是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坚持反帝反封建斗争,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一)鸦片战争前夕,中国处于清朝封建统治之下,国势衰微,危机四伏。与此同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加紧对外扩张。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并最终迫使清政府签订中英《南京条约》。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世纪50年代爆发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更多主权,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扩大了对华商品输出,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这种经济上的侵略进一步扩大。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任务。19世纪中期,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是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这场运动失败了。ﻫ鸦片战争时期,在一些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和开明官僚中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林则徐等人开眼看世界,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二)19世纪60年代初,清朝政局发生变化,慈禧太后通过政变夺取了实际的最高统治权。此后,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起来。清朝统治阶级内部的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掀起了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ﻫ19世纪四五十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