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P:物料需求计划MRPⅡ:制造资源计划CRM:客户关系管理ERM:企业关系管理SCM:供应链管理B2B: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B2C:商业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C2C: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G2B:政府部门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G2G:政府与政府G2C:政府与公民G2E:政府与公务员B2A:企业与政府O2O:在线离线/线上到线下BT-EC:电子商务业务工作组EDI:电子数据交换OLTP:在线/联机事务处理(传统关系型数据库的应用)OLAP:在线分析处理ETL:抽取转换加载ITIL: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库ITSM:IT服务管理ITSS:信息技术服务标准GIS:地理信息系统PMO:项目管理办公室SOAP:简单对象访问协议WSDL:WEB服务描述语言UDDI:web服务的注册的统一描述、发现及集成XML:用于数据交换RPC:远程过程调用MOM:面向消息中间件C/S:客户机/服务器B/S:浏览器/服务器UML:统一建模语言DAS:直接连接存储(U盘)NAS:网络连接存储(服务器)SAN:存储区域网络(云盘)WBS:工作分解结构RBS:资源分解结构OBS:组织分解结构第一章信息化知识1.信息是客观事物状态和运动特征的一种普遍形式。2.控制论-维纳: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3.信息论-香农:信息就是能够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4.信息的传输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核心。5.信息传输模型:信息-编码器-信道(噪声)-译码器-信宿6.信息系统的主要指标是有效性和可靠性。7.系统的特点:目的性、可嵌套性、稳定性、开放性、脆弱性、健壮性。8.内部网--连接信息系统内部主要部件的网络,网间网--连接不同信息系统的网络。9.信息系统一般包括电子商务系统、事务处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生产制造系统、电子政务系统、决策支持系统。10.信息化从小到大分5层:1)产品信息化:信息化的基础2)企业信息化: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3)产业信息化4)国民经济信息化5)社会生活信息化11.两网:政务内网、政务外网。一站:政府门户网站。四库:建立人口、法人单位、空间地理和自然资源、宏观经济等四个基础数据库。12.国家信息化体系六个要素:信息技术应用:信息化建设的龙头。信息资源: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任务。(三大战略资源:信息资源、材料资源、能源)信息网络:信息化建设的手段。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信息化人才:信息化建设的关键。信息化法规政策和标准规范:信息化建设的根本保障。13.企业信息化结构:产品(服务)层、作业层、管理层、决策层。14.推进企业信息化的指导思想:政府推动,统筹规划,企业行为,政策支持,分步实施。15.推进企业信息化的原则:1)效益原则2)一把手原则(企业负责人负责)3)中长期和短期建设相结合原则4)规范化和标准化原则5)以人为本的原则16.ERP系统特点:1)统一的集成系统2)面向业务流程的系统3)模块化可配置的4)开放的系统17.ERP系统的功能:1)财会管理:会计核算、财务管理。2)生产控制管理: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能力需求计划、车间控制、制造标准3)物流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采购管理。4)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规划的辅助决策、招聘管理、工资核算、工时管理、差旅核算。18.CRM(客户关系管理)1)CRM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客户为中心的商业策略,注重与客户交流。2)CRM在注重提高客户满意度同时,一定要把帮助企业提高获取利润的能力作为重要指标。3)CRM的实施要求企业对业务功能进行重新设计,重组工作流程,将业务中心转移到客户,同时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有重点的采取不通的策略。19.CRM应用功能:自动化的销售、自动化的市场营销、自动化的客户服务。20.客户数据分为:描述性、促销性、交易性。21.数据挖掘的任务:描述、分类和预测。22.常用的预测方法:线性回归、非线性回归、最小二乘法、神经网络。23.SCM供应链的特征:交叉性、动态性、存在核心企业、复杂性、面向用户。24.根据供应链管理对象分为:企业供应链、产品供应链、基于供应链契约的供应链。25.根据网状结构分为:发散型(V)、会聚型(A)、介于两种之间的(T)。26.根据产品类别对供应链分为:功能型、创新型。27.供应链系统设计的原则:1)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相结合的设计原则。2)简洁性原则3)取长补短的原则4)动态性原则5)合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