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底板、外墙超前止水施工工法1 前言1.1对于使用功能要求不设沉降缝的建筑物,在地下室底板或外墙一般要按照30m~60m 间距设置伸缩后浇带或沉降后浇带,在 40 天左右后浇带两侧混凝土达到龄期停止收缩后再浇筑混凝土,设计明确的以设计为准。传统的后浇带留设方式有以下弊端:后浇带封闭前掉进杂物,后期清理非常困难,也影响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基础工程长时间暴露于室外,由于昼夜温差较大导致基础外墙易产生伸缩裂缝;对于深基坑工程,基础完工后不立即进行回填存在安全隐患,并影响到后续其他工序的施工以及整个工程的工期;对于需要采取降水措施将地下水位降至地下室底板以下的工程,地下室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前必须通过持续降水来保证地下水位保持在基础以下,这就大大增加了工程成本。1.2针对以上传统后浇带施工工艺的的弊端,在实际施工中可采用超前止水施工工艺。2 工法特点2.1基础底板后浇带采用了钢筋铁丝网支模工艺,解决了常规支模难以清理的问题,加上底板支模凹凸的设计,显著提高了底板后浇带两侧混凝土的结合紧密程度,防止开裂和渗漏现象的发生。2.2底板和外墙后浇带采用外贴防水卷材、埋设橡胶棒以及用防水油膏嵌缝结合的防水施工工艺,可给予底板混凝土一定的收缩变形能力,保证防水的施工效果,并能节省工程造价。2.3在外墙后浇带施工时,在后浇带位置设置了砖模和外围砖井做为外墙超前防水的基层,并采用挤塑板对防水进行保护。该方法可使外墙防水层、保护层和室外回填工程一体化施工,避免了外墙后浇带施工对室外回填、停止降水的干扰,加快了施工进度。2.4与通常的后浇带施工技术相比,基础后浇带超前止水施工技术可以缩短基坑降水时间,从而降低工程成本。3 适用范围1地下室后浇带超前止水施工技术适用于各种类型建筑的地下室基础底板和外墙后浇带施工,特别适用于基础位于地下水位以下的高层建筑或施工时间较长的基础工程以及留设后浇带但基础不能长时间暴露需立即进行基础土方回填的工程。4 工艺原理后浇带超前止水采用防水卷材,要求卷材具有良好的防水和延伸性能,完全可以替代橡胶止水带作为外贴式止水带的材料。为给底板或外墙混凝土收缩提供足够的空间,在底板或外墙外侧超前止水构造内均设置 20mm~30mm 左右的变形缝,变形缝内嵌防水油膏。防水卷材在变形缝处不断开,埋设直径同变形缝宽度的橡胶棒,防水卷材包过橡胶棒,可以给卷材充分的伸展空间,防止卷材在混凝土收缩变形时拉裂(见图 1)。图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