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重大项目建设情况调查研究编者按:本文主要从主攻重大项目是实现全市赶超发展的关键;我市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主攻重大项目建设的对策思考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重大项目建设是全市经济发展的发动机、我市发展的瓶颈是缺乏大项目支撑、主攻重大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项目立项程序和管理工作不尽规范、企业做大做强受资金制约突出、项目人力资源比较匮乏、发展环境需进一步改善、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培养、引进高水平的项目运作和管理人才、拓宽项目融资渠道、加强项目论证、包装和项目库建设、创新服务工作机制等,具体材料请详见: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促进项目集聚、产业集群,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培植优势、增强后劲的重大举措,是主动对接、乘势而上,实现赶超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推进大项目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并取得了明显成效。近期,市委党校校级课题调研组对我市重大项目建设进行调研,形成以下几点建议。思考之一:主攻重大项目是实现全市赶超发展的关键(一)重大项目建设是全市经济发展的发动机。解决全部问题的根本在于加快经济发展,解决经济发展全部问题的根本在于项目建设。重点项目投资规模大,具有明显的产业带动作用。目前,我市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的排名还较靠后,要赶上全省的发展速度,提高经济总量在全省的比重,改善自身的形象,必须以重点项目作为主攻方向,在重点项目建设中取得较大突破。2006年以来,我市坚持选商择资、跑项争资、激活民资并重,通过开展“重大项目招商年”活动,共引进超亿元工业项目96个,目前这些项目已实现产值43.1亿元,上缴税收2.2亿元,安排就业5.5万人,出口创汇1.1亿美元。(二)我市发展的瓶颈是缺乏大项目支撑。大项目少,项目带动能力弱,经济发展缺乏“引擎”,产业聚集效应不明显,大大制约了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我市占领赣XX县区域发展制高点的战略要求不匹配。东边的新余“国家队”有新钢,第1页共6页“地方队”有赛维,西边的萍乡也有冶金、机械电子、建材等优势产业。我们要正视发展短板,开展大项目建设,知“短”然后奋起,找到在全国乃至在国际市场上的比较优势,咬定大项目不放松,大力推动经济的发展。改变这一现象,必须在扩大“增量”、改善“存量”上下功夫。扩大“增量”,重点是解决好“招商引资规模”问题,坚持“好”字当头,下大气力招大商、引大资,努力在“招大”上实现新突破;改善“存量”,重点是加快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努力在“扶强”上实现新突破。(三)主攻重大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基于我市现实条件,依靠资源做大做强企业的可能性有限,实施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我市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招引和培育一个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与本地实际的大项目,可以对一个地方的产业结构调整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可以引发一个地方的经济总量产生裂变式的扩容。新中源集团落户高安,对该市建筑陶瓷产业的迅速壮大,产生了颠覆性的战略效应。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给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但对调整发展结构、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却带来了机遇。我市要在困境中牢牢把握机遇,千方百计“招大扶强”,推动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力争在新一轮经济发展热潮中抢占制高点。中心XX县区钽铌、医药、服务业、建材、机电、油茶六大产业要按照“一年一变样、三年翻一番、五年大发展”的目标,力争将钽铌产业发展成“中国钽铌产品生产基地”、“亚洲锂都”;医药产业发展成“全省一流、全国具有影响的医药产业园”;服务业发展成“赣西服务业高地”;建材产业发展成“江西建材之乡”;机电产业发展成“全国机械工业城”;油茶产业发展成“中国最大的油茶产业基地”。思考之二:我市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一)项目立项程序和管理工作不尽规范。由于区位、历史等原因,我市项目的来源不多,急功近利的思想导致个别项目没有进行深入论证,或不按立项批复要求,在建设要素尚不齐全时就盲目“上马”,开工后遇到人才、资金、技术、管理短缺的问题,推进速度较慢,甚至形成“半截子工程”。还有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