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概论授课人:范昌城二0一一年八月主要内容采煤概论一、煤的形成二、影响煤炭开采的主要因素三、煤田的划分四、采煤方法1234一、煤的形成采煤概论煤炭是一种沉积矿产,它是由古代植物遗体演变而形成的。12一、煤的形成采煤概论山西褐煤:和现在的木头基本一样云南褐煤标本:植物的木质纤维组织清晰可见这块褐煤中清楚可见树枝的形态一、煤的形成采煤概论(一)三个成煤阶段1、泥炭化阶段2、成岩阶段3、变质阶段(二)四个成煤条件1、温暖潮湿的气候2、丰富的植物资源3、适用于植物堆积保存的环境4、地壳运动的有机配合采煤概论一、煤的形成植物成煤首先要有一个合适的自然地理环境,温暖潮湿的气候能够使植物大量生长、繁殖、死亡和堆积,这个环境就是沼泽环境。1、泥炭化阶段(一)三个成煤阶段采煤概论一、煤的形成1、泥炭化阶段(一)三个成煤阶段在沼泽环境中,古代植物大量生长、繁殖。植物死亡后,其遗体就堆积在沼泽中。地壳不断上升,植物遗体变成二氧化碳而消失。地壳不断下降,植物遗体发生复杂的生物化学变化,植物变成泥炭。地壳下降速度和植物堆积速度相均衡,泥炭层不断增厚。地壳下降速度比植物堆积速度快,沉积泥沙变成了煤层顶板。123456采煤概论一、煤的形成(一)三个成煤阶段2、成岩阶段泥炭形成后,地壳仍不断下降,沼泽环境变成湖泊或其它环境,泥炭层上的泥沙等沉积物逐渐增厚,泥炭层逐渐被埋到几十米到数百米深的地方,在上部地层具大的压力和不断增高的温度作用下,泥炭就逐渐变成褐煤,泥炭变成褐煤体积要压缩三分之二,泥炭变成褐煤的过程称为成岩阶段。采煤概论一、煤的形成(一)三个成煤阶段3、变质阶段泥炭变成褐煤后,地壳继续下降,褐煤就埋到1000-2000米甚至更深的地方,在褐煤受到高温和巨大压力的作用下,引起分子结构的变化,物理化学性质也发生改变,于是褐煤就逐渐变成烟煤或无烟煤。由褐煤变成烟煤或无烟煤的阶段称为变质阶段。采煤概论一、煤的形成(二)四个成煤条件1、温暖潮湿的气候2、丰富的植物资源3、植物堆积保存的泥炭沼泽环境4、地壳运动的有机配合采煤概论二、影响煤炭开采的主要地质因素(一)煤层的储存特征1、煤层的形状2、煤层的结构3、煤层的厚度4、煤层的产状(二)地质构造对采煤的影响1、褶皱构造2、断裂构造采煤概论二、影响煤炭开采的主要地质因素(一)煤层的储存特征1、煤层的形状煤层成层状,层位连续,厚度变化有一定规律。煤层层位有一定连续性或连续性不明显,厚度变化大。采煤概论二、影响煤炭开采的主要地质因素(一)煤层的储存特征2、煤层的结构简单结构煤层:就是不含夹石层的煤层复杂结构煤层:就是含有夹石层的煤层采煤概论二、影响煤炭开采的主要地质因素(一)煤层的储存特征3、煤层的厚度薄煤层:煤层厚度为0.5-1.3M中厚煤层:煤层厚度为1.3-3.5M厚煤层:煤层厚度为3.5M以上采煤概论二、影响煤炭开采的主要地质因素(一)煤层的储存特征4、煤层的产状煤层或岩层的产状:是指煤层或岩层在空间的位置,通常用产状要素来描述,产状要素有走向、倾向和倾角。采煤概论二、影响煤炭开采的主要地质因素(一)煤层的储存特征4、煤层的产状表示煤层或岩层在水平面上延伸的方向,煤层或岩层层面与水平面相交的线为走向线。是指煤层或岩层向某一方向倾斜的方向是指倾斜煤、岩层层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采煤概论二、影响煤炭开采的主要地质因素(一)煤层的储存特征4、煤层的产状缓倾斜煤层:8-25度倾斜煤层:25-45度急倾斜煤层:45-90度采煤概论二、影响煤炭开采的主要地质因素(二)地质构造对采煤的影响地质构造:是指由于地壳运动,使煤层或岩层改变原始埋藏状态,而形成的变形或变位的构造形态。它包括: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采煤概论二、影响煤炭开采的主要地质因素(二)地质构造对采煤的影响1、褶皱构造褶皱构造:煤层或岩层受力后变成多个弯曲,但能保持其连续性和完整性的构造形态。采煤概论二、影响煤炭开采的主要地质因素(二)地质构造对采煤的影响1、褶皱构造采煤概论二、影响煤炭开采的主要地质因素(二)地质构造对采煤的影响2、断裂构造断裂构造:煤层或岩层受地壳作用力后遭到破坏,失去连续性和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