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鱼养殖调研报告 5 篇 连 XX 县区稻田鱼养殖调研报告 大坪镇邓勇侠 2014 年 12 月 23 日 为了让新招录的公务员更加了解我县的实际情况和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党校领导、老师安排初任培训的公务员进行了一天的调研学习。在这一天时间里我们调研考察了寨岗工业园的连盛环保建材有限公司;寨岗镇安田村委和三排墩龙移民新村的扶贫“双到”工作;参观了连南瑶族博物馆。经过有关的工作人员的讲解和实际考察,我们收益颇多。虽然由于客观现实因素,没有到涡水的稻田鱼养殖基地实际考察,但经过多方面的了解,我们对连南稻田鱼的养殖和发展都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以下是本人就稻田鱼养殖现状和发展思路作出简单的分析: 一、现状分析 稻田养鱼是连南“八排瑶”千百年流传下来颇具民族特色的耕作方式,最初“八排瑶”的先祖放养稻田鱼是为了节省田间除草等耕作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生产方式,稻田鱼是以本地鲤鱼为主要品种,兼养鲫鱼。每年 5 月份左右,中造插秧时,当地群众在稻田里放下鱼苗,采用高山流动泉水养殖(俗称冷水田),不用人工投放饲料,任其在稻田里自然生长。到当年9 月份,稻谷收割之前,收获稻田鱼。每尾重量约 2 至 4 两,能达到半斤重的不多。稻田鱼的养殖主要 分布在大坪、涡水和香坪三个乡镇。但是近二三十年来海拔较低的瑶族地区群众为了提高稻谷产量,在稻田里喷洒农药和施用化肥,稻田鱼在连南瑶区已逐渐消失。只有海拔比较高的部分排瑶还有这样生产方式,近几年来大量的年经人外出务工,稻田出现了丢荒,所以也在逐渐的减少。而且他们采用的是传统的养殖方式,传统的稻田养殖为平板式养殖,人放天养,自产自销,没有发挥经济效益。在 2012 年开始,连 XX 县区在XX 省财政厅和 XX 省海洋与渔业局下达的 XX 省节地节水高质高效渔业示范园区建设项目支持下已建有大坪镇大古坳村、大掌村和涡水镇必坑村、大竹湾村等高寒山村稻鱼生态渔业示范园区开展实施。进行了品种的优化,确立了连南稻田鱼节,大力的宣传推广。但涉及的范围还不够广,仅限于示范园区内的群众能受惠。宣传推广的效果还不是很理想。 二、目前存在的具体困难 近几年来,连南有几个乡镇的稻田养鱼虽然发展较快,但所取得的科技成果不足,稻田养鱼及其科技产品含量较低,商品价值不高等诸多因素影响制约了其产业化的发展。其主要表现在: (一)、群众生产资金匮乏,基础设施资金投入不足。养殖稻田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