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32.2022005配管件设计规范

32.2022005配管件设计规范_第1页
1/7
32.2022005配管件设计规范_第2页
2/7
32.2022005配管件设计规范_第3页
3/7
美的集团制冷事业本部设计规范 规范编号:QJ/MK32.202-2005 第 1 页 配管件设计规范 (发布日期:2005-01-10) 1 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空调器配管件设计。 2 引用标准 QJ/MK02.001-2001a 房间空气调节器 3 内容 3.1 基本参数主要包括:压缩机型号及其附件,充氟量,节流部件(毛细管、电子膨胀阀、热力膨胀阀等),两器参数,底盘,前、后围板,中隔板,阀安装板,压缩机安装螺栓,单向阀,过滤器,四通阀,高、低压阀,压力控制器,感温套筒,贮液罐等零件规格。 3.2 配管设计要求 3.2.1 配管总体方案设计 1) 全新开发的空调器,在钣金、塑料件结构方案设计的同时,进行配管结构设计,充分考虑整体空间的合理分配,以避免配管设计在其它结构方案确定之后,只局限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 2) 制冷系统以外的结构件已定型的产品,在进行配管设计时,一般不考虑更改其它结构件;如果空间不够,配管设计无法实现,再更改其它结构件。 3)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充分考虑部件的装配工艺和零件的加工工艺要求,而且,首先考虑部件的装配工艺,其次是零件的加工工艺。 4)在原有开发机型基础上设计的配管,在进行配管零部件设计时应考虑其通用性。 3.2.2 配管零部件设计 3.2.2.1 配管零部件总体设计原则 1)压缩机输出激励的能量主要通过:压缩机动能、橡胶底脚变形能,配管的动能和变形能四种形式耗散。为减少配管发生断裂的概率,应尽可能降低配管的刚度,特别是周向和径向刚度,以保证压缩机输出激励的能量主要通过压缩机本体的动能和橡胶底脚变形能的形式耗散掉。同时设计的配管应满足《管路振动和固有频率评价方法》的要求。 2)配管设计过程中在振动较大或柔性较大的部位,应尽量少采用铜管开孔的结构(类似笛形管的结构),以避免因运输或运行引起断管事故。 3.2.2.2 排气管、回气管设计 1) 压缩机排气口、回气口配管直线段因为弯曲存在残余应力,同时因为靠近烧焊部位,材料力学性能受到影响,所以很容易疲劳断裂。为削弱上述因素的影响,压缩机排气口、回气口配管弯曲半径尽可能大一些,以减少此部位残余应力;同时保证一定直线段,以减少烧焊给材料力学性能带来的不利影响,长度尽量控制在 35~80m m 。 2) 为了减小配管的振动,一般设计U 形管来达到减小振动的目的。为了达到良好的减振效果,在可能的情况下,使 U 形管的两臂长度尽可能的长一些,也就是使图 1 中 L1, L3 都尽可能的长一些,美...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32.2022005配管件设计规范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