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4.PCM编译码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4.PCM编译码通信原理实验报告_第1页
1/7
4.PCM编译码通信原理实验报告_第2页
2/7
4.PCM编译码通信原理实验报告_第3页
3/7
河南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验证性实验报告 专业:通信工程 年级/班级:2011级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 通信原理 指导教师 杨育捷 本组成员 学号姓名 实验地点 计科楼 501 实验时间 周二 5-6节 项目名称 PCM编译码 实验类型 验证性 一、实验目的 1.掌握 PCM编译码原理。 2.掌握 PCM基带信号的形成过程及分接过程。 3.掌握语音信号 PCM编译码系统的动态范围和频率特性的定义及测量方法。 二、实验内容 1.用示波器观察两路音频信号的编码结果,观察 PCM基群信号。 2.改变音频信号的幅度,观察和测试译码器输出信号的信噪比变化情况。 3.改变音频信号的频率,观察和测试译码器输出信号幅度变化情况。 三、基本原理 1.点到点 PCM多路电话通信原理 脉冲编码调制(PCM)技术与增量调制(Δ M)技术已经在数字通信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当信道噪声比较小时一般用PCM,否则一般用Δ M。目前速率在 155MB以下的准同步数字系列(PDH)中,国际上存在 A解和μ 律两种 PCM编译码标准系列,在 155MB以上的同步数字系列(SDH)中,将这两个系列统一起来,在同一个等级上两个系列的码速率相同。而Δ M在国际上无统一标准,但它在通信环境比较恶劣时显示了巨大的优越性。 点到点 PCM多路电话通信原理可用图 9-1表示。对于基带通信系统,广义信道包括传输媒质、收滤波器、发滤波器等。对于频带系统,广义信道包括传输媒质、调制器、解调器、发滤波器、收滤波器等。 低通滤波器PCM 编码器复接器低通滤波器PCM 编码器分接器混合电路广义信道 点到点 PCM多路电话通信原理框图 河南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本实验模块可以传输两路话音信号。采用TP3057编译器,它包括了图9-1中的收、发低通滤波器及 PCM编译码器。编码器输入信号可以是本实验模块内部产生的正弦信号,也可以是外部信号源的正弦信号或电话信号。本实验模块中不含电话机和混合电路,广义信道是理想的,即将复接器输出的PCM信号直接送给分接器。 2. PCM编译码模块原理 本模块的原理方框图图9-2所示,电原理图如图9-3所示(见附录),模块内部使用+5V和-5V电压,其中-5V电压由-12V电源经 7905变换得到。 4096KHz晶 振分频器1分频器2帧同步信号产生器正弦信号源 AS1 S2 S3 S4PCM 编译码器A复接器抽样信号产生信号PCM 编译码器BPCMPCM-ASRBSRAPCM-B256KHzS3S2S18KHz2048KHz CLKSLA(SL2)SLBSTA-INK5SLA...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4.PCM编译码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