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学史》复习参考题:一.名词解释1.史学史“史学史”概念是 20 世纪 20 年代梁启超在其着作《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中明确提出。史学史是研究史学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其主要任务是对历史学的起源、发展至形成为一门科学的基本过程和规律予以探讨和总结。其研究对象为:(1)研究关于史学的发展过程及其阶段性的特点;(2)研究史官、史家与史学思想;(3)研究史学与社会的关系;(4)研究史学发展与相互学术文化领域的关系;(5)研究史学发展的规律性等。其成果是为历史研究起指导作用,而中国史学发达则是为中国史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条件。2.《春秋》《春秋》是孔子根据《鲁春秋》和参考其它史书编纂而成“(孔子)西观周室,论史记旧闻,兴于鲁而次《春秋》,……约其辞文,去其烦重”记载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前 722),下迄鲁哀公十四年(前 481),共 242 年历史。其内容以鲁国历史为主,但涉及到列国之事。主要记载各国间的朝聘、盟会、战争、灾异以及统治阶级人物活动的事迹。孔子作春秋的史学贡献在于:(1)具历史着作之雏形。《春秋》按照明确而连续的时间顺序罗列了我国春秋时期的大事,有取舍详约,于纪事中寓褒贬,对我国史学着作具有发端的意义。(2)初步提出史书的具体内容《春秋》初步将“义、事、文”三个要素结合起来记叙历史,从中可以看出史书的特点和价值,对后世史书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3)“属辞比事”:提出了一套历史编撰方法“《春秋》属辞比事而不乱。”(《礼记•经解》)(4)重人事而不宣扬鬼神《春秋》尽管也记载了灾异,可是没有人为地去为灾异披上神秘的色彩,更没有把它与人事关系牵连在一起。(5)不足首先,记事太简单,一部包括 242 年历史的着作总共一万六千多字,可以说是只有标题而无具体内容。其次,“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以个人主观来定褒贬,开了后世史书中“曲笔”的先例。3.司马彪(243 年—306 年),字绍统,河内温人,西晋史学家、文学家。晋高阳王司马睦长子,司马懿六弟,自小好学不倦,然好色薄行,所以不得为嗣,实为废除他的继承权。司马彪因此折节改志,闭门读书。晋武帝时,任秘书郎、秘书丞等职。其代表作为《续汉书》,其内容大多失传,惟有《律历志》等八志并入《后汉书》而得以保留。它的特点为:(1)注重考察典章制度的变化以及与前史的联系;(2)强调以“君威”“臣仪”为核心的“顺礼”等级秩序;(3)推崇“务从节约”政治作风,把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