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城市绿道网专项规划宁波市规划局2014 年 9 月一、规划总则1.1 规划范围与期限市域范围为宁波市域行政范围,市区范围为宁波市六区行政范围,包括海曙区、江东区、江北区、镇海区、北仑区、鄞州区。1.2 绿道的定义绿道是以自然要素为基础,以自然人文景观和休闲设施为串联节点,由慢行系统、服务设施等组成的绿色开敞空间廊道系统。1.3 绿道分级绿道分为省级绿道、区域级绿道和城市级绿道、社区级绿道四个级别。绿道级别省级绿道诠释连接两个及以上设区市,串联浙江省主要中心城市和重要的自然、人文及休闲资源,对全省生态环境保护、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和风景游览体系构建具有重要影响的绿道。宁波市域内连接两个及以上县(市、区),串联市域内主要的自然、人文及休闲资源,对市域生态保护、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旅游网络的构成具有重要影响的绿道。区域级绿道是市级(地级市)的干线绿道。宁波市区行政区域内,除省级和区域级绿道之外,连接城市重要功能组团、重要自然与人文节点、绿色开敞空间等的绿道。连接社区公园、小游园和街头绿地,主要为附近社区居民服务的绿道。区域级绿道城市级绿道社区级绿道1.4 绿道分类根据绿道所处区域和功能要求,分为城镇型绿道、乡野型绿道、山地型绿道。类型城镇型绿道乡野型绿道山地型绿道定义城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主要依托和串联各类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广场,供居民休闲、游憩、出行、健身等的绿道。城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外,依托林地、园地、湿地、水体、农田,连接风景名胜区、旅游度假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农业观光区、特色乡村、农家乐等的绿道。位于坡度较大的山地丘陵地区,主要沿自然河流溪谷、古道、登山径设立,不能满足普通自行车通行,仅供徒步及攀登的绿道。11.5 绿道构成绿道由绿廊、慢行道、驿站和标识系统组成。1.5.1 绿廊绿廊是保障绿道的基本生态功能、营造良好的景观环境、维护各项设施正常运转的生态和景观基底,绿道沿线应划定一定范围作为绿廊,并与各类城乡规划的绿线控制要求相衔接。绿廊范围内仅允许建设最基本的绿道设施(包括交通衔接设施、管理服务设施、基础设施、标识设施等),并严格控制绿道设施的建设规模、密度、高度等;绿道设施在绿廊范围外的,按照相关城乡规划的要求进行规划建设与管制。城镇型绿道应强调遮荫和隔离效果,以乔、灌木为主体,垂直绿化为补充,采用原有绿化利用和补充改造相结合的方式,营造舒适宜人的绿色廊道空间,并注重与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