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大作业危险性及防范措施 风险因素 安全防控措施 一、动火作业风险 1、易燃易爆有害物质 1)将动火设备、管道内的物料清洗、置换、分析确认合格。 2)储罐动火清理易燃物,罐内盛满清水或惰性气体保护。 3)设备内通氮气或蒸汽保护。 4)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必须办理受限空间作业票,强制通风。 5)涉爆粉尘作业场所,将积粉彻底清理干净,储罐动火要空罐罐内无积粉。 2、动火点周围有易燃物 清除动火点周围易燃物,动火附近的电缆沟、库房等易燃物清理后予以封闭。 电缆沟内动火必须清除沟内易燃气体、液体,并将沟两端隔断。 3、火星飞溅 高处作业必须办理高空作业票。 注意火星飞溅方向,用水或者渍泥浇灭火星落点。 4、气瓶间距不足 1)气瓶间安全距离不小于 5 米,与动火地点不小于 10米。 2)气瓶不准在烈日下暴晒,乙炔瓶不得卧放。 5、电气焊工具有缺陷 1)动火作业前要检查焊把、焊帽、氧气管等电气焊作业工具,确保安全可靠,不待病使用。 6、未定时检测、通风不良 1)煤气管网内等受限空间作业要 30 分钟内进行取样分析,检测达标准许作业,同时进行强制通风,避免气体积聚,引发窒息或者中毒。 7、监护不当 1)岗位监火人必须熟悉现场环境和检查确认安全措施是否到位,具备相关安全知识和应急常识,做好岗位把关工作。 2)岗位监火人要随时采取防火措施消灭飞溅的火花,发现异常立即停止作业。 8、应急设施不足 1)动火现场要针对性地备好灭火器材(蒸气管、灭火器、沙子、铁铣) 1、隔绝不可靠 与该设备连接的物料、蒸气、氮气管线未使用盲板隔断,并办理抽堵盲板作业票。 8 大作业危险性及防范措施 二、受限空间作业 拆除与之连接的相关管线,彻底断开。 2、机械伤害 1)办理停电手续,切断设备动力电源,挂“禁止合闸”牌设专人监护。 3、置换不合格 置换完毕检测合格。 4、氧气不足 设备内氧含量在 19.5-23.5%可控范围内。 5、通风不良 1)打开设备人孔进行自然通风。 2)采取强制通风措施。 3)佩戴空气呼吸器或者长管面具。 6、未定时检测 1)作业前必须对设备内气体进行采样分析,合格后可进入设备。 2)作业中要安排专人定时监测。 3)定时轮换作业,检测后再继续作业。 7、触电危害 1)设备内照明应小于 36V 在潮湿的容器内作业应小于等于 12V。 2)使用超过安全电压的手持电动工具,必须按规定漏电保护器。 三、临时用电作业 1、违章作业 1)作业人员必须持证...